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蚂蚁”过河:金融科技自平衡进行时

2021-08-07 15:53:40

 

来源:互联网

“蚂蚁”过河:金融科技自平衡进行时

编者按/互联网的无边界扩张和金融的有边界风险控制具有天然的矛盾,这是科技和金融在融合过程中的行业性难题。客观看,巨头转身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项工程,这其中的探索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监管,均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蚂蚁金服自身正在通过一系列变化逐步寻找金融与科技的“最佳平衡点”。

蚂蚁金服正在陷入外界对其机构性质认定充满矛盾的争论中。

最新消息显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首批试点5家机构已经出炉,坊间两个不同版本的名单中,蚂蚁金服作为互联网金融控股集团的独特代表,均位列其中。虽然该消息未得到蚂蚁金服官方证实,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监管层面正试图探索对该类机构更适合的定性和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这种监管意义上的定性看起来并不容易。结合近期从多种渠道流出的消息,蚂蚁金服Pre-IPO一轮的融资已经完成,投后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而相关融资文件显示,预计到2021年,蚂蚁金服来自于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占比将超过60%。根据上述两项目标看,这又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而是一家在资本层面“想象力丰富”的科技公司。

这种定性艰难伴随着蚂蚁金服的成长壮大正在变得日益突出。在近期的一场采访中,有人在现场开了个玩笑:如果蚂蚁把金融业务完全剥离,大家会不会认为它就不是一家金融公司了?在场记者们思考良久后,完全无法给出答案——因为从蚂蚁金服目前的生态构建来看,金融和科技就如一体两面,共生共存,高度依赖,并非泾渭分明,因此剥离根本无从谈起。

但不管外界如何定位,记者注意到,蚂蚁金服自身正在通过一系列变化逐步寻找金融与科技的“最佳平衡点”,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重构与金融机构关系、如何成熟科技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甚至如何发挥自身技术和金融经验帮助行业甚至监管更早揭示风险,都在等待蚂蚁金服逐步给出答案。

定位科技绝非回避监管

在金融和科技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的问题上,蚂蚁金服的主动开放正在变得密集和明确——将业务发展动能聚焦在科技创新层面,在金融业务领域将成熟产品高频、持续、多层次地开放给合作机构。

5月以来,蚂蚁金服陆续与光大、华夏、浦发等多家银行围绕金融科技缔结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涉及云缴费、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供应链合作、生物识别等多个方面。如果算上此前在农村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支付、理财、保险以及近期余额宝、花呗、借呗上的开放,蚂蚁金服已经实现旗下所有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的开放合作。

对于这种开放的动因,业界习惯判定为应对监管的“无奈之举”。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早在2015年开放日上蚂蚁就曾提出“互联网推进器”计划:5年时间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能力,去帮助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蚂蚁金服对于自身技术主导的定位一直是相对清晰的,并不存在太多摇摆。

一位蚂蚁金服高管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回避监管,毕竟我们还有试验田呢。”

这一“试验田”概念指的是蚂蚁金服内部在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仍不成熟,处于自营,尚未开放给金融机构的业务。回溯蚂蚁金服的业务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包括支付宝、余额宝、花呗等一系列全民性金融工具,在发展初期均走过了“试验田”阶段。

《商业人物》中《支付宝,十五年穿越无人区》一文曾经提到,淘宝发展初期,马云曾经拜会银联方面希望依靠后者解决淘宝支付难题。但出于政策限制以及对创新业务的接受程度等各种因素,会谈结果“令人失望”。由此,才有了支付宝的诞生。

而从公开资料中也不难看到,余额宝在对接到天弘基金前,也曾在诸多大牌基金公司处碰壁。除此之外,几乎蚂蚁金服每一项新业务的发生发展初期,都面临着类似状态:没有参考、没有对标、甚至曾经找不到合作伙伴。

蚂蚁金服副CTO胡喜在受访时对蚂蚁金服开放的技术逻辑进行了总结——在蚂蚁体系中,一个产品诞生后首先定位是服务好内部,在技术和商业模式都逐步成熟后,再开放给外部场景和合作方。“在这个过程中在技术层面需要非常多的自研和锻炼,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全部开放。”

在前述蚂蚁金服高管看来,对于很多业务确实“没有办法拿金融机构来当小白鼠,只能拿自己当小白鼠,找一些自有的场景去锤炼和沉淀技术”。而网商银行行长黄浩甚至认为:“只要有人相信我们,一开始我们就会开放,不会自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