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集团多元化不力深陷资金困局
冀中能源集团多元化不力深陷资金困局
本报记者 王金龙
7月22日,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冀中能源集团”)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矿集团”)10.7%的股权。
除此之外,冀中能源集团还频频在资本市场融资吸金,最近一期为7月14日发行的2016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融资期限为270天,发行规模为15亿元。
对于到处“找钱”的成因,外界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冀中能源集团近年来不断加速多元化发展所致。公开资料显示,冀中能源集团除煤炭主业之外,目前还涉及医药、航空、电力、机械、建材、物流等多个产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冀中能源集团的财务、经营以及关于煤炭去产能等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向冀中能源集团及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中能源”)发去采访函。但冀中能源集团及冀中能源均未对记者的采访予以回复。
不过,冀中能源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管理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冀中能源的确在资金方面比较困难,相当一部分职工的工资都无法确保按时发放。”
资产转让
“找钱”已成为冀中能源集团眼下的当务之急。
在发行短期融资券不足十天的冀中能源集团,7月22日又通过北京产权交易中心将旗下邯矿集团10.7%的股权进行转让招商。
记者注意到,上述邯矿集团10.7%的股份约为1.5亿股,事实上为邯矿集团大股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公司所持有,拟向境内(外)合格投资者转让全部股份。
但有冀中能源方面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信达资产只是邯矿集团的投资者,并不参与其管理。
更多资料显示,邯矿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9万人,下辖二级子公司13个,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煤炭、炼焦、物流、电力等板块。
在财务方面,截止到2015底,邯矿集团总资产187.59亿元,负债146.7亿元,净资产40.89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净利润9727.7万元。由此可以看出,邯矿集团目前盈利能力较好,加之2016年煤炭价格逐步回暖,意味着接手就可以盈利,那么为何要切“蛋糕”给别人呢?
对此,冀中能源集团前述不愿具名人士表示,邯矿虽好,也只是表象,从冀中能源集团整体的运营情况看,目前已经非常困难,一部分职工已经不能够按时发工资,因此急需寻找资金解决大集团的运转问题。
多元化“惹祸”
“一体两翼、多元化支撑”曾经是冀中能源集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然而也正是因为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冀中能源集团如今深陷泥沼。
“冀中能源集团是国内大型煤炭企业,但是如果仅仅将其理解成为一个简单的煤炭企业,是不准确的。”一位熟悉冀中能源集团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冀中能源集团组建于2008年6月份,在2009年重组了华北制药集团,2010年又组建了河北航空投资集团和河北航空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以煤炭为主,制药、航空、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多产业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
在2012年煤炭价格遭遇断崖式下跌时,冀中能源集团就认为多元化发展战略更具有前瞻性,希望通过其他产业来弥补煤价下行对煤炭主业带来的影响。但彼时,冀中能源集团其他产业也困难重重,甚至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亏损。
其中,航空产业算是冀中能源集团多元化发展之路上的“败笔”之作。2010年,通过参与重组原东北航空,冀中能源集团首次进入航空业。同年6月份,河北航空正式挂牌,由冀中能源集团全资控股的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四川航空集团与沈阳中瑞公司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