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分享后工业化红利 中企海外矿业投资面临逆向竞争

2014-11-01 12:01:00

 

来源:互联网

分享后工业化红利 中企海外矿业投资面临逆向竞争

“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经济从多年持续快速增长进入新常态,全球大宗商品的枯荣周期亦有迹可循,上世纪中期长达30年的矿业萧条造就了三大矿企对全球铁矿的垄断。而如今,式微的矿产品价格并未打消资本的热情。

作为全球找矿最积极的群体,中国的企业家们时刻在寻找海外矿业投资机会,纵然近年的海外矿业投资失败的案例居多,但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的投入是为了未来的回报。在政策层面,新的对外投资条例大尺度放开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门槛和审批程序,是中企出海的一大利好。

不过,近期国际铁矿巨头逆势增产的做法,表明未来国际矿业争夺势必加剧。如果抛开短期的利益考虑,中国矿业企业的海外并购或许能为分享后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红利奠定基础。

“中国市场”仍在

即将进入冬天的2014年被很多矿业人士视为大宗商品熊市的元年,这种认识既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萧条,也来自对中国市场持续疲软的预判。今年以来,以铁矿石和煤炭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普氏62%铁矿石指数从年初的134.50美元/吨下滑至79.75美元/吨,年内累计下跌达41%,创下5年来新低,而在2011年,铁矿石的到岸价格超过130美元/吨。

与此同时,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95万吨,同比增长6.6%,增速同比减缓3.2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生产同比小幅下降,净进口2.2亿吨,下降6.2%;出口437万吨,同比下降26.1%。9月末,煤炭企业存煤9600万吨,同比增长9.8%,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652万吨。

虽然主要的大宗商品数据均显示需求的疲软,但受访的业内人士都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仍将是原材料的重要需求市场。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矿产资源全球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在近期举办的“2014第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合作交易洽谈会暨矿业勘探风险投资大会”表示,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能源消费会持续增长,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能源消费会快速启动,人均GDP在10000至12000美元时,水泥、钢铁的消费会大量增加,当基础设施和财富积累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能源耗费就不会下降,能源消耗强度也不会减弱。

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6629美元,根据上述表述,中国人均能源消耗还将有很大的空间,而钢铁、水泥等目前处于产能过剩的产业未来还“大有可为”。

据王安建提供的预测数据,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把煤、天然气和其他的资源都换成石油的当量)将在43亿至45亿吨,从2012年至2030年累计需要的能源是750亿吨油能量,是过去消耗总量的两倍。

此外,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各项改革全面启动,这被视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一大利好,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立的“依法治国”也被视为中共未来发展的重大利好。

争抢未来发展红利

在业内讨论全球矿业熊市将持续多久的时候,掌握世界矿业话语权的国际矿业巨头们已经开始了新的“布局”。据了解,在需求疲软,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公司铁矿石开采均在增长。目前三大铁矿巨头占全球供应的比例为40%,在铁矿石海运贸易市场份额已达6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