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贬值超2.4% 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
年度贬值超2.4% 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
新年伊始,美元指数强势接近九年高位,或许预示着201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充满波折。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美元不断走强,近期超预期的美国经济数据带动美元指数突破90。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新年开局仍表现疲软。
令市场关注的是,2014年人民币汇率首现年度贬值。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2014年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下跌0.36%,人民币即期汇率累计下跌2.42%。同时,这也是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汇率首次出现年度贬值。
因此,短期市场看空情绪浓厚,但多数受访业界专家称,2015年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与贬值压力共存,但受美元走强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贬值压力较大,尤其短期内比较看空。不过,2015年人民币贬值幅度可能有限,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明显。
首现年度贬值
对于2014年首现贬值现象,受访人士称,美国经济复苏、美元走强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重要原因。
新年伊始,美元仍然延续此前升势。数据显示,1月6日,指数收于91.61点,再创九年新高。
而人民币汇率开局显得有些疲软。1月5日,美元/人民币中间价报6.1248,较2014年末的6.1190下跌58个基点。在中间价下调的影响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早盘大幅低开110基点报6.2150,盘中最低至6.2244,收盘报6.2200,较前一交易日跌160基点或0.26%,创出最近半个月的最大单日跌幅。
1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报6.2215,贬值15个基点,但盘中震荡走升逾百点,并回到6.20水平。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谓一波三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先贬值后升值再贬值的“过山车行情”,也打破了市场对美元单边升值的预期。
自2014年2月中旬起,人民币即期汇率一路走低至6.25上方。但是6月一改贬值态势而出现升值行情。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85,创下3月27日以来新高。10日的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138个基点,单日涨幅达0.22%,也创下20个月以来最大。而在最后的12月份升值再次被打断。有统计数据显示,12月单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超过1%。
换言之,人民币即期汇率分别在2014年年初和年末出现两次明显贬值行情,期间则连续几个月的持续升值行情。
虽然201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跌宕,但是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进入2015年人民币的汇率弹性还将继续增强,呈现双向波动态势。
2014年3月15日,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浮动区间由1%扩大至2%。“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全年汇率走势基本反映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预期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市场化力量增强。”温彬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民币出现贬值,但人民币有效汇率却是升值的。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24.43,前11个月累计升值4.8%。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20.62,前11个月累计升值5.6%。而2013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升值7.9%和7.2%,升幅较2012年的2.2%和1.7%明显提升。
仅2014年1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环比续升2.5%至120.62,亦连续第六个月上涨并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11月环比上升2.3%至124.43,连续第六个月回升并创历史新高。
温彬认为,这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待改进。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但由于人民币主要盯住美元,在美元汇率指数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人民币被动升值。
非美元货币承压
受访人士称,2015年人民币仍然存在贬值的压力。2015年美元仍然强势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令货币存在宽松预期等因素令人民币存在贬值的压力。不过,无需担忧出现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或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