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巨亏16亿 携程如何将并购这副好牌打烂的?
财报巨亏16亿 携程如何将并购这副好牌打烂的?
【中国经营网注】预想中携程系凭借垄断地位提高佣金,提升利润的的局面,已经成为空谈。本文来自钛媒体。
在去年收编了艺龙、去哪儿之后,携程曾一度被断言将成为BAT之外的中国互联网第四极。然而,刚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却给了此论调当头一棒——巨亏16亿,与BAT的高利润相去甚远。
预想中携程系凭借垄断地位提高佣金,提升利润的的局面,已经成为空谈。
5年前,面对艺龙、去哪儿,携程这艘业界航母就已经在艰难地寻求突破和调头,结果靠资本力量稳固了岌岌可危的局势。
5年后,赖以生存的中国在线旅游环境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PC时代,传统消费时代的高价、高佣金模式虽然拯救了携程,但如今,这一模式在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没有了市场。
在这种变化之下,吞并了昔日两大竞争对手的携程,面对阿里去啊、新美大这些新对手的崛起,最终并未形成在线旅游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反而渐渐将高毛利的在线机酒做成了巨亏生意。这让曾经意气风发的携程,未来之路布满了荆棘。
亏损同比扩大12倍,携程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6月16日,携程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以一张“巨亏”的成绩单刷屏,这也是去携第一次并表的财报。事实证明,携程除了利用去哪儿的财务数据,包装出了“高增速”与亏损扩大的借口外,并无亮点。
甚至在阿里去啊、新美大等相继进入机酒市场之后,没有了资本优势的携程,其机酒业务的增长每况愈下,直接进入了亏损持续扩大的下行空间,如果携程不能及阻止这一问题持续,那么,在机酒的亏损增幅将会动摇其根基。
今年是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13个年头。财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携程净亏损1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近12倍。其中,去哪儿净亏损为11亿元。扣除携程占股比例下的去哪儿亏损部分,携程净亏远超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300%以上。
事实上,亏损对于携程来说已是常事。从2012年开始,面对当时艺龙、去哪儿等劲敌的围攻,携程采取了激进的市场策略,运营费用猛增。高投入换来了营收规模的增加,却并未带来盈利水平的提高,导致携程净利润持续下滑,最终在2014年第四季度陷入亏损泥沼。
而毛利率方面,从2005年的83%一路跌至今年一季度的73%。营业利润率的跌幅更为惊人,2012年前尚能稳定在30%左右,2014年剧降为-2.43%。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下滑至-44%,相比之下2015年同期为-8%。
上述略显残酷的数据表明,携程盈利水平已回到上市之前,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一季度16亿元的巨亏,加上看不到盈利希望的去哪儿,携程并购之后的表现着实差强人意。
联姻变成坑队友,去哪儿股价市值被腰斩
有媒体曾报道,携程在并购艺龙、去哪儿之前,在一次没有携程在场的行业会议上,有人开玩笑说:“除了携程以外,我们在座的都是合作伙伴!”除此之外,去哪儿、艺龙与携程之间的口舌之争也屡见不鲜。
作为领导者的携程在疲于应对这些攻击和市场竞争后,简单粗暴地采用资本手段进行了对竞争对手的并购,而不是通过业务的竞争来引领行业走向新的高度,为其下坡路的来临埋下了隐患。
在并购艺龙、去哪儿之后,也并未意味着双方就从对手摇身一变成为了“朋友”。
并购一年后,从美股退市,被消费者遗忘的艺龙,现在已被边缘化。而作为与携程战斗时间最久、被并时间较短的去哪儿,在携程的管理下,庄辰超出局,航司断供、持续亏损、内部动荡,深陷泥潭也已是不争的事实,这让携程的共赢梦支离破碎。
从一季度财报数据来看,更直观的反应出被携程寄予厚望的去携联姻危机重重。
今年第一季度,去哪儿净亏损为10.765亿元,同比扩大53%;总营收同比增长仅48%,增幅遭“腰斩”,与合并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公开数据显示,去哪儿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连续7个季度营收增速超过100%。但在被携程收入囊中后,“100%”增速却戛然而止。
同时,机酒作为去哪儿的主营业务,收入双双下滑。财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去哪儿的机票以及机票相关收入为5.582亿元,环比下降12.3%;住宿预订收入为2.997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44%。
可以说,自从被携程合并之日起,去哪儿就没有过上“好日子”,营收增速大幅下降只是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
1月4日,去哪儿迎来了“大换血”,创始人庄辰超和创始团队的多数成员纷纷离职,导致内部人心惶惶。内忧凸显的同时,外患突然而至,从2016年新年开始,去哪儿被航司集体“封杀”,携程却没有任何解救动作。
受此影响,去哪儿机票事业部几乎人去楼空。虽然目前东航、国航的态度有所松动,但更多航司依然保持着与去哪儿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