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钢贸之殇:“四万亿”下的闹剧一幕 (深度好文)

2016-05-25 16:31:00

 

来源:互联网

钢贸之殇:“四万亿”下的闹剧一幕 (深度好文)

来源:经济真相

作者:李子暘

理顺钢贸过山车的来龙去脉,看清错乱的货币信号之下,人们的行为会多么乖张怪异。

上海有个地方叫大柏树,位于宝山、虹口、杨浦交界处。这里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贸易市场,聚集了大量钢贸企业。人们在那里把各种钢材买来卖去。

从2009年政府4万亿救市开始,大柏树钢贸市场上演了一场生动活泼的商业周期闹剧。此间的人们,像坐过山车一样上下奔突。其中令人哑然失笑的情节,比比皆是。

没钱干不了这一行

钢铁是非常重要的生产物资,不可或缺。不过,经营钢铁贸易,却并不容易。这是个需要很多资金的行业。

作为贸易商,你向钢厂订货时,要先交订金。待到钢厂生产出钢铁,你去提货时,要付全款。那可不是一笔小钱。

买来了钢铁,向用钢企业销售,但这些用户却不会掏钱买你的钢,而往往需要你垫资,也就是他先白用你的钢。等他生产出产品并卖出去了,收回了钱,他才把钢材钱付给你。市场就是这样。你只能接受,一手托两家。

也就是说,想干这行,需要事先准备好很多钱,并且兜里要一直有很多钱。这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

做买卖需要钱,去向银行借呗。可惜,银行不太喜欢这个倒买倒卖的非生产性行业,他们觉得风险不好控制。钢贸企业向银行贷款,基本没戏。

不过情况并非一直如此。2005年,开始有银行尝试着给钢贸企业放贷,不过利率要得很高,比一般贷款上浮20%;虽然银行要价高,但大家因为确实需要资金,也愿意去借。利率越来越高,最高时要上浮40%

到此为止,一切都还在正常的商业轨道内运行。

直升机来了!

到了2009年,一切都开始改变了。从天上往下撒钱的直升机来了。

直升机这个比喻来自主张印钞救市的人。他们说,在大家都缺钱的时候,央行增发钞票,就好像用直升机来撒钱。市场很需要这种撒钱直升机来恢复秩序。

2009年,慷慨的中央政府就派出撒钱直升机,往市场中大手撒了4万亿的货币,因此引发的信贷扩张,则达到了数十亿。

现实中,这种直升机就是银行。银行手中的钱一下子多起来了。并且,还要尽快把这些钱贷出去,据说这样才可以维持经济发展。

银行的客户经理们,被布置了贷款任务,必须完成。为了完成任务,客户经理们追着钢贸老板放贷,求他们多多贷款。“他们每天都来公司,看着财务报表,画以亿为单位的信贷蓝图。”

一家原来只有几千万贷款的钢贸企业,被银行追着放贷之下,贷款额急剧飙升到两亿。

在大柏树做生意的钢贸老板,很多是福建人。福建的银行,同样也有不轻松的放贷任务——是的,把钱借出去,有时候也挺难。福建的银行,纷纷派人飞到上海,给老乡们放贷。

福建周宁县,出了很多钢贸老板。于是,在银行的人看来,周宁县的人就等于是钢贸老板。周宁县的身份证,就成了放贷通行证。一张可以卖50万,因为凭着这个身份证,可以从银行贷出至少500万来。

说到身份证,这正是本闹剧的精彩情节之一。后面还有呼应,诸位接着往下看。

银行的服务,越来越热情,越来越周到。钢贸企业要付给炼钢厂的钱,直接由银行垫付。等到销售完成,收回钱了,再还给银行。

做得最热火的时候,当地买卖钢材一半的资金来自银行。

当然,银行并不白干。他们制定的放贷条件很有利于自己。利率高,保证金高,贷款变成存款放在银行,增加了银行存款量。这段时间,银行利润暴涨。银行的人,个个欢天喜地,奖金大大地有。

市场果然被4万亿刺激得兴奋不已。只要你胆子足够大,来钱很容易。银行拼命往你手里塞的贷款,就拿着呗。

富起来了

贷款是欠人钱。身负高额债务,其实应该压力重重,甚至夜不能寐,这才算正常。但熟悉我国国情的人都知道,如果这钱是欠银行的,并且欠得很多,情况就不一样了。

更何况,现在是银行大把往你手里塞钱。面对如此热情,谁会冷漠拒绝呢?

“要不是银行主动找上门来教我们,我们这些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怎么可能想到去银行贷款?”一位钢贸老板后来回忆说。

人们很快就看出来,虽然银行已经给他们自己预留了丰厚的利润,但毕竟,前所未有的贷款洪流涌向了钢贸行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以往找银行贷款,那么难。现在,一下子变得那么容易。来吧!谁会嫌钱咬手呢?

聪明人一向都有很多。大家很快就突破了贷款只做钢材生意的限制,而是把钢贸企业变成了融资平台,借来的钱,投向各处。买房买楼,去山西内蒙买矿,放高利贷。有了钱,想干什么干不成啊。

既然钢贸企业成了融资平台,也就是吸金器,那自然越多越好。人们开始投资扩大钢贸市场,到处兴建新市场。福建老板们回家去叫来老乡。大家一起发财。一批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下子成长为“新一代的钢贸商”。真是形势喜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