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台塑10亿投资6年落地 清华长庚曲线入京

2021-08-08 02:15:09

 

来源:互联网

台塑10亿投资6年落地 清华长庚曲线入京

已故台湾首富王永庆多年夙愿终于实现。

近期,投资20亿元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投资40亿元的北大国际医院前后开业。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两家医院中,在人口密集的北京北部天通苑地区开业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清华长庚”)更为引人瞩目。

该医院不仅是清华大学目前所拥有的最大医院,其正式运营,也意味着台湾长庚医院品牌第一次在大陆医疗资源最密集的北京医疗市场出现。更值得关注的是,王永庆旗下的台塑集团虽然在清华长庚投入逾10亿元,却未占有任何股份,巨额投资换来的仅是“长庚”品牌在大陆医疗资源最密集的北京医疗市场亮相。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王永庆20年前立志投资大陆医疗市场到最终“长庚医院”落户北京,其艰难历程折射出大陆医改的复杂性。“不过,铁幕也算撕开了一角,大型外资医疗财团对大陆医疗市场的巨额投资由此拉开序幕,将打破此前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

引入台湾医疗体系

据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由于刚开业一个多月,清华长庚庞大的院落内尚显得比较冷清。

不过,一走进行政楼3层,就可以发现这家医院与国内传统医院有明显不同,显示出台湾医疗体系的特征。在行政楼办公区间一侧,是医院高层管理人员的办公室,除了院长、副院长的办公室外,还醒目地设有总执行长(CEO)和副总执行长的办公室。

“从建设医院开始,我们就被定为北京市属22家医院之一。”清华长庚总执行长助理杨长青介绍,医院管理分为行政和医疗两条线,医疗由院长和两名副院长负责,而总执行长和3名副总执行长负责医院的采购管理、后勤供应、信息系统建设等诸多行政方面事务。

目前,医院院长已经确定由解放军301医院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董家鸿担任,总执行长有两名,分别是来自台湾长庚医院的郭明和和一位清华大学的副秘书长。3位副总执行长中,有一位来自台湾长庚医院,主要负责科室运营。

“医院院长和总执行长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对上面的医院理事会负责。”杨长青说。清华长庚的决策层面即医院理事会由13名成员组成,其中5名来自清华,5名来自北京市医管局,一人来自台湾长庚医院,还有一名当地地方代表和一位社会贤达人士。

不过,清华长庚医院的“双执行长”结构还是显示出区别于长庚系统的大陆特色,杨长青解释是郭明和主要处理医院事务,而清华大学来此兼任的副秘书长则是处理和政府以及清华大学方面的事务。

据悉,清华长庚项目在2008年12月获得北京市卫生局批准,选址天通苑进行建设。建设过程按照有关规章走,颇为繁琐,总共盖了100多个公章。

据医院方面介绍,清华长庚在运营上尽力遵照长庚医院的模式,一些与现有公立医院规则有差别的地方则以申请试点的方式获得主管部门许可。为了学习长庚医院的体系,清华长庚派出大批骨干到长庚医院体系驻院实习,地点包括厦门长庚医院和台湾多家长庚医院,学习时间最长超过5年,有不少骨干在台湾长庚医院学习了两三年。

据悉,目前,清华长庚医院的主要大楼和设备都来自台塑集团的捐赠,部分建筑来自清华投资。据该医院人士计算,总投资近20亿元,台塑投资超过一半,即1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自从清华大学建立医学院以来,一直希望能掌握自己的医疗资源。目前,北京的著名医院中有解放军301医院、积水潭医院是清华大学的教学医院,协和医院虽曾被划作清华的医学部,但这只能是名义上的。清华大学实际控制的医院,只有之前并购的华信医院、玉泉医院和清华长庚,显然,后者对于清华大学医疗体系来说凸显地位之重要。

长庚模式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王永庆为何有这么深的医院情节?一位曾在长庚医院工作过的人士道出了其中原因。

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去世比较早,而去世时王永庆还并未发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和现在的大陆很相似,医生收红包受贿、医疗资源非常缺乏,病人要想住院比大陆还困难。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1000多万人口的台湾,仅有3000张病床。

王永庆父亲病重后,没有床位,也是只能在医院走廊中支了一张床。据王永庆先生回忆,当时其父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接受治疗。在病痛中王永庆抱紧父亲,听着父亲呻吟、哀嚎数日而亡。王永庆那时即立下誓言,一定要改变台湾的医疗环境,建立一个能让穷人看得起病、条件也说得过去的医疗体系。

1976年12月,王永庆在台北建立了第一家医院,并用父亲的名字命名为长庚医院。设立医院的资金为公益资金,不对外分红,收益只能在财团内部滚动投资。目前在台湾长庚医院已经是最大的医疗体系,拥有7家连锁医院,病床数超过1万张,健保收入超过台湾健保总支出的1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