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电视剧行业的掣肘之源与发展之道:对华策影视的思考

2021-08-08 04:47:35

 

来源:互联网

电视剧行业的掣肘之源与发展之道:对华策影视的思考

近年来,影视行业的理性发展已展露头角,主动与被迫“去产能”成为行业共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影视市场十分“清冷”,但这也恰恰是一个行业冷静下来并走向健康发展的契机。

正如电影行业一样,电视剧行业也在短时间内经历了规模迅速成长的阶段,根据《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及广电总局数据,我国2017年电视剧立项总量在465部以上,集数超过11.7万集,出现回落,2017年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电视剧数量为313部,共计13475集。

与此同时,视频网络的发展也助推了影视行业的快速扩张,过去几年,人才资源、资本资源都快速流入网剧、网大、网综,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新增网络剧349部,2017年新增295部,规模极速增长。

1.什么掣肘了电视剧行业发展?

从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的成功播出,到今年中国电视剧已经走过一甲子。而到如今,行业规模到位了,精品内容却成了稀缺品质,观众经常感慨,为何画面清晰了却拍不出上一个时代的那种品质。深究原因,在于专业人才的稀缺与断档。

有业内人士曾谈起过,传统上一般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但往往还未出徒,各种机会便扑面而来了。《人民日报》也曾对电影人才问题发表过文章,其中提到“中国电影的人才危机的确不是伪命题。一个最能直接反映这个问题的现象是:往往一部电影刚取得成功,这个剧组的各个工种负责人就相继成立自己的公司,无论演员、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还是美术师,无一例外都干起了导演。于是乎,新晋导演越来越多,新的影片越来越多,而专业技术工种的人才却越来越少,行业的专业化也成了问题。用捉襟见肘来形容这场人才危机,并不过分”。对于电视剧市场,又何尝不是。

对于欧美影视市场而言,其工业体系已非常成熟,这也反向引领着教育培养体系的专业化与细分化,从而使得行业人才成为一种社会资源。而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行业人才极为稀缺, 再加上教育体系里的许多“师傅”个人经验偏理论而非实践,往往需要制作公司或工作室自己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电视剧规模不断扩张,但演员轧戏、编剧时间短不合理、后期制作粗糙等现象的出现。

如何能让影视这一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开启良性循环,使其逐渐成为社会资源,而非押宝在一个个项目上,这是思考华策影视能否带来启示的最初目的所在。

2.电视剧巨头的“造梦平台”

华策影视也上市八周年了,作为A股第二家影视公司,时间不长,但也能从其中窥探出行业走势了。

资料显示,2013年华策对克顿进行了收购,强强联手后,电视剧市场占有率在首轮的黄金时间占到10%左右。2015年,华策影视启动头部剧战略,在规模产量、全网播出量、市场占有率、海外出口额等方面稳居全国前列,到2017年在卫视收视和视频网络点击排名前十名中均占比30%。近期,公司发布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81亿元,同比增长43.40%,依旧领先。

在行业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其成长、规模、质量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又带来了什么?“工业化平台”及“人才体系”的建设值得探究。公司在公开资料中这样描述,“在组织架构上建立起数字化影视工业赋能平台和职能支持平台,加强八大事业群,探索符合创意文化产业规律的平台化组织;建立起集IP采购研发、大数据、大营销、制片管理、业务协同于一体的全流程运营控制体系,降低内容作品生产风险,提高内容作品精品率。”

简言之,就是以平台化取代作坊制,每个流程的管控都是依靠这个专业体系内的,逐渐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这,也恰恰是前文提到成熟市场人才资源专业培养的推动原因之一。

“公司将人才体系建设提到战略高度,建立了事业合伙人制度、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和长效激励机制,现已培养出近三十多个优质创意团队、工作室,规模居行业前列。通过育才基金、‘华策克顿大学’、电影学院、国际合作等方式完善前端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公司以开放共赢为理念,依靠‘强前台,优平台’的支撑体系最大化创意资源价值,为创意团队赋能,强化核心创意资源(导演、编剧、艺人等)与公司合作意愿。”

当社会资源培养还未跟上行业发展步伐时,这应当是一种为自我储备动能、为行业输出资源的理想模式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