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中西部地区业务发展

时间:2022-03-02 11:27:00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记者 郭伟莹)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中国网财经记者近日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副院长孙洁今年带来多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聚焦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力度。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据孙洁调查显示,2020年初以来,“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以“惠民保”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并在全国迅速铺开。截至2021年12月,全国27省的200多个地级市推出上百种惠民保类产品,累积参保人数近1亿人。“惠民保”的井喷式发展,反映出我国民众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对健康保障的巨大需求。作为一种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在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一是有利于助推共同富裕实现。“惠民保”具有低价格、低门槛、高保障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居民医保目录内和目录外高额医疗负担。对于低收入群体、带病体、老龄群体,“惠民保”提供普惠的保障选择,在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有利于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惠民保”在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之上,为参保人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医疗费用报销;在传统商业健康保险之外,又将非标体纳入保障范围,有效弥补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缺口。

三是有利于促进普惠保险供给创新。“惠民保”在全国迅速铺开得益于政府与商业保险机构的良性互动,是“普惠型政企合作”的成功样板。“惠民保”的“共保体”承保模式,具有防止恶性竞争、整合多方资源、降低推广成本、提高议价能力等多种优势,有效平衡了风险与普惠的关系,对于后续普惠保险供给创新提供了发展思路。

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孙洁表示,目前,我国“惠民保”业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在支持和推动上仍有待加强。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一种形式,惠民保是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上的普惠型城市定制保险。从目前开展的模式来看,大多由各地政府主导,联合保险公司和第三方运营平台,搭建地区性的惠民医保方案,分层次解决民生的医疗问题。

她表示,惠民保的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将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一是逆向选择问题。城市普惠险因为保障的主要是大额支付的风险,因此通常设置较高免赔额。年轻的健康人在参保后很可能因得到赔付而降低续保的动力;反而是具有疾病和明确花费的带病人群会积极续保,使得城市普惠险也面临“死亡螺旋”的风险,赔付率不断攀升。

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积极性的问题。部分城市政府对赔付率要求高,对保障责任要求高,而宣传力度不足,或缺失对保险公司超赔的风险补偿,使得部分保险公司面临亏损风险,长期经营的积极性下降。短期医疗险长期化、稳定化、可持续性的问题值得追踪。需要关注到期之后如何运行,承保规则、保费是否将进行调整等,是否下一年度根据理赔进行升级附加保障,对下一年度续保的影响。

三是产品定位。目前较多产品形态雷同、定价较为粗放,如何与医保局深入合作,结合城市医疗数据制定更精准的产品,做到一城一策,实现产品差异化。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惠民保”的积极作用,孙洁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是完善“惠民保”相关制度机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经营参与主体的资质标准,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盈亏平衡补贴机制、跨区域服务和结算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确保“惠民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经营。

二是构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建议按照确保用户隐私安全、最小化可用、数据脱敏等原则,打通传统医疗机构、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推动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为“惠民保”产品的精准定价和迭代演进、“惠民保”与其他商业保险的保障优化组合以及实现精准保障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惠民保”业务发展。建议建立多元化筹资通道,通过个人支付、企业支持、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形成广覆盖的保费来源;引导保险机构开发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定向型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探索跨地域融合发展路径,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分摊,提高风险管理和服务水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