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地震预警“商业化”艰难

2014-10-11 09:38:00

 

来源:互联网

地震预警“商业化”艰难

2014年10月7日云南省景谷县发生6.6级强震,在地震发生的15秒之前,一个地震预警的民间机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手机软件向景谷所在的普洱地区发出了预警信号,而其昆明用户在感受到地震的67秒前就收到预警信息。

据了解,中国的地震预警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中国地震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两家机构在从事地震预警研究,而地震预警商业化在中国尚属空白。

实际上,地震预警对于企业,尤其重要的工矿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其商业化前景可观,据了解,中国核电项目重启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地震预警。专家表示,从预警到救灾,中国的地震救援体系正在一步步走向健全,只有市场化才能够将整个系统进行完善。

地震预警存商业利益

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国家地震局的台网中心就已经监测到地震。截至2014年10月9日14时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534个。

截至2014年10月9日,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324人受伤,6988间房屋倒塌,景谷县、思茅区、镇沅县、临翔区、双江县等5个县(区)12.46万人受灾。

据了解,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向所有下载其APP的用户发出了预警。“云南普洱地区的用户在地震波造成破坏的15秒前收到预警信息,昆明用户在感受到地震的67秒前收到预警信息。” 高新减灾研究所对外宣布。

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不同。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向地面传出的预警信号。而预报是地震尚未发生前进行的预报。

据了解,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有些像雷雨天气先见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道理。由于地震波速度远远小于电磁波速度,地震被预警系统监测后就可利用电波快速发布给用户,从而抢在地震波到达前向用户发出警报。

地震预警系统就是在地震多发地建立地震预警监测基站,而基站通过预警中心与各地的通信警报系统对接,当震中地震发生的同时,其他震区可以提前获得预警并进行防范。该预警系统能同时进行监测并进行语音报警。一般来说,所争取的疏散时间与距离震中距离成正比。

根据日本的经验,预警时间提前2秒,人员伤亡率下降25%,提前预警时间5秒,人员伤亡率下降80%。

地震准确预报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是最具操作性的办法。

“对于地震预警,我们也正在研究。”中国地震局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地震预警除了具有减少灾害损失的社会利益之外,还有一些商业利益的存在。”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向记者表示,“其实很多工业企业都非常关心周边地震情况,以在地震影响来临之前,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王暾说,“在地震多发的日本,就至少有8家公司向全日本的工业企业提供地震信息,收取费用,进行商业运作。”

核电建设最需地震预警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与王暾展开了合作,“都是大型工业企业,其中包括核电方面的企业。”

资料显示,发展核电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战略,2030年争取核电发电达到2亿千瓦,2050年要达到4亿~5亿千瓦,成为我国能源五大支柱之一。但在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内陆核电站在“十二五”期间被禁止建设。

有消息称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可能将相继开放内陆核电站建设。回顾中国的地质状况,“中国目前有23条地震带,5个地震区域,地震带面积是日本的6倍。”王暾表示,“所以像日本一样,建立一套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是非常迫切的。”

地震预警与中国的核电规划息息相关,地震评估是核电站选址的重要环节之一。此外化工厂和能源管道建设与地震预警也息息相关。

而大型工业包括核电建设又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因此,建立完全中国本土的地震预警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王暾表示,“与我们合作的企业都很注重是否有外资入股,因为一些地震信息需要严格保密。”

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有90%的投资来自于国家科技部、四川省政府和科技园区。“因为地震预警还没有成熟的商业化,所以这几年我们过得很艰难。”

国际上,在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得较好的是日本、墨西哥。日本2001年启动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起先被运用于一些特殊领域,比如火车、飞机、电梯等,安装了信号接收装置的系统在接收到预警信号后,可以迅速自动停止运行。2007年,提供预警的范围扩大到普通国民,使之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接收警报。美国也在积极申请经费实施加州和美国西部的地震预警系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