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中国鞋业危机真相

2015-02-11 11:42:00

 

来源:互联网

中国鞋业危机真相

【中国经营网注】因对成本极其敏感,世界制鞋业从未停止过区位转移。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先是从北美转移到中美和南美,从欧美转移到日本,随后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转移到大陆东南沿海,同时也有部分台企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国家。

广州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近日表示,珠三角此前仅比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用工成本高50~100美元,但自2008年新《劳动法》实施之后,用工成本差距逐渐拉大,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大陆大约将有一半台商鞋企将工厂从大陆往东南亚转移。

“鞋业向来是将制造环节放在成本低廉的地方,往往不是与主要消费市场‘共处一室’。由于成本优势快速丧失,即使中国潜在庞大的内销市场也无法改变制鞋产业外迁的走势。”吴振昌坦言。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临近春节,珠三角鞋厂陆陆续续在放假。“节后不知道有多少鞋厂能照常开工?身边不少台商都已跑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投资建厂。现在,要在东莞厚街找个朋友吃饭都很难。我们也在考虑今年要不要在越南设立公司。”一家亚洲鞋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5年1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金额皆出现大幅下滑,当月鞋类出口56.99亿美元,出口额同比下滑10.9%,出口量同比下滑13.5%。2014年,中国鞋类出口5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8%,数量增长4.5%。

即使近段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但依然无法留住台资、港资鞋业外迁的脚步。多家鞋业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反映,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虽然近段人民币贬值有利降低出口成本,但由于此前多年升值过猛,这次回调对鞋业利好有限,关键的是中国内地鞋业成本优势基本殆尽,用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不足成为传统鞋企发展最大的掣肘,提出将工厂外迁到东南亚要求的海外采购商日益增多。

越南海关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越南鞋类出口市场达40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市场为美国,出口额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占越南整个鞋类出口份额的32.2%。此外,越南对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额增速皆超过20%。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去年对中国出口鞋类5.05亿美元,同比增长42.2%,出口额总量排在第六位。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东盟出口到中国的鞋子品牌全部实现零关税,中国鞋企不仅外销订单被越南等东南亚分流走,内销地盘也逐渐被东南亚鞋业“蚕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