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出台PPP实施细则 新一轮投资信心将重塑
深圳首次出台PPP实施细则 新一轮投资信心将重塑
在各项强监管政策影响下,PPP的发展前景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去杠杆要求对PPP投资比例上限的规定,一度给市场带来悲观情绪。
不仅如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还获悉,财政部将监测PPP项目管理库的项目财政支出数据,并且要求地方政府对各自的PPP项目财政支出的数据进行自查。这也意味着,PPP发展经过快速发展后将逐步进入“规范、提质、增效”阶段。
作为坚持以温和态度发展PPP的深圳来说,其近日首次发布的PPP实施细则,对新一轮PPP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细则单独开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支持保障’内容,体现出深圳市对PPP发展的独到见解,最大限度提升PPP的效率与效用。”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咨询与投资事业部总经理杨宁说。
首提联席会议
对比全国在2014年掀起的PPP热潮,深圳是少数几个保持温和发展的市场。截止到目前,深圳市储备清单中并没有入围项目,财政部管理库中也仅有一个海绵城市的项目。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选择在这个时间发布PPP实施细则,对提振市场信心意义重大。
根据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发布的《深圳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实施细则》,其明确了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实施方式等内容,指出深圳市PPP联席会议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PPP工作,研究决策PPP项目入库、重大PPP项目实施方案等重大事项。
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公共咨询事业部咨询总监吕澧认为,经过近五年的快速发展,PPP制度日益完善,深圳市实施细则取百家之长的同时,也对PPP项目信息管理、操作流程、部门监管等环节进行了细化和创新。“体现出深圳先行先试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细则除了详细规定PPP项目的全流程相关事宜外,还创新提出联席会议制,提高PPP绩效评价。
深圳市实施细则明确,联席会议由市领导任总召集人,市发改委、财政委员会为召集单位,成员单位包括市发改委、财政委、经贸信息委、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等多个与PPP实施相关部门。并明确由市发改委负责履行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审查PPP项目建议书、PPP项目实施方案。
吕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PPP推广过程中经常出现分工不明、互相推诿的情况。“联席会议制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其在审议纳入备选清单的项目,审订纳入市年度重大项目计划的PPP项目、年度PPP项目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了约束。”
记者了解到,2017年9月深圳印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方案》,9个月后,深圳市发改委、财政委便联合发布《深圳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实施细则》。
对于这样的进度,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认为,在当前PPP遭遇冬天的背景下,深圳市出台文件具有风向标意义,意味着PPP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政策仍能受到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