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股价“蹦极” 谁在砸盘?
中国中车股价“蹦极” 谁在砸盘?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6月8日,中国中车复牌后旋即迎来“一”字涨停。但好景不长,随后,中车股价快速下降,从涨停到跌停也不过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本周一,中国中车正式在A股亮相,迎来了意料之中的“一”字涨停,并引发了大盘蓝筹股集体上涨。然而就在“王者归来”,“神车归位”的呼声当中,中国中车在昨日以35.64元的涨停价开盘后,上演了“从涨停到跌停”的蹦极式下跌,让不少资金遭遇了单日“秒套”20%的极端窘境。
成交明细显示,在昨日集合成交阶段,累计有108.2万手以涨停价成交,但是开盘后巨额卖单接踵出现:35元、34元、33元、32元,中车股价以让人难以反应的速度下挫,9点35分,更是触及跌停价29.16元。盘中每一次反弹,迎来的都是更为猛烈的抛压。在尾盘跌停打开之后,中国中车最终收盘价锁定于29.38元,跌幅为9.32%,而相对于35.64元的涨停开盘来说,是打了“八折”。
毫无疑问,在这种极端走势下,受伤最重的就是在集合竞价阶段以涨停价买入的这近40亿元资金。与此同时,中国中车H股昨日也大跌12.5%。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昨日中车的龙虎榜上,国信证券大连和平广场证券营业部共计卖出11.65亿元,占中车当日全部成交的2.65%。如此大的出货量,来自一家游资席位,确实引人注目。
除了游资砸盘,中车昨日龙虎榜上,也显示出机构“对决”的一幕。从买入榜来看,前五席中出现了第一到第四均被机构所占据,买入金额分别约为7.85亿元、5.8亿元、5.79亿元和3.18亿元,累计买入近23亿元。不过,在卖方前五席位中,机构卖出力度也不容忽视,三个机构席位分别卖出5.26亿元、3.5亿元和3.14亿元,累计卖出近12亿元。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还注意到,港资的态度同样值得关注。港交所数据显示,港资对中国中车A股依旧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昨日沪股通买入中车金额约2.80亿元,卖出金额约7148万元,净买入额逾2亿元。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也有投资者对于中国中车依旧不舍,认为大幅调整反而是个好时机,未来仍有上涨空间。
若按照一些行业研究员的观点,或许是这样。中金公司在中国中车复牌后发表观点认为,采取国际、国内可比公司、中国中车历史与大盘的估值溢价及中国中车市值与潜在收入预期相比等多个维度分析,得到结论,在当前资本市场乐观情绪及我们最为乐观的假设下,维持对中国中车“推荐”的投资评级,A股12个月目标价35元; H股12个月目标价18港币。
但其也同时提示了后续整合进展低于预期,及市场风格切换的风险。
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在目前沪综指已经突破5100点的情况下,市场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将是最大的风险,尽管目前来看,市场并没有明显出现转折迹象。对于中国中车来讲,涨跌已经不好判断,还是要资金说话。
也有分析师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仍会令中国中车等相关概念股存在再次走强的可能。尤其基建央企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最大收益者,今年普遍具备“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的难得时机,且今年是国企改革的元年,后续相关个股仍有持续催化剂。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据WIND资讯统计,近20个交易日内,不仅中国中车,其他“一带一路”概念龙头股如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均出现了资金的大幅净流出,后两者为净流出额最大两家,分别超过了80亿元。
(编辑: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