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险资频频举牌银行 因上市银行“无爹可拼”?

2021-08-07 09:52:40

 

来源:互联网

险资频频举牌银行 因上市银行“无爹可拼”?

【中国经营网注】2015年,险资举牌凶猛,而在被险资“相中”的诸多资本中,上市银行则备受青睐。那么,险资举牌银行为何能屡次成功?究其原因,有媒体注意到,部分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先天不足”,或许正是险资土豪的第一块敲门砖。目前被险资举牌或超级重仓的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有一个共性,就是“无爹可拼”——相关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都绝非控股股东,甚至不达“持股超过30%”这一相对控股股东的及格线。文章来自证券日报:

“拼爹”并不仅仅是职场遭遇战中的“非典型性常规手段”,在资本市场,如果“无爹可拼”,那么对于上市公司甚至上市银行来说,自然意味着股权结构的潜在不确定性。

追溯至2014年年末乃至贯穿2015年全年,险资举牌上市银行或坐上上市银行重要股东位置的实战案例接连发生,而被举牌的上市银行们也并非无迹可寻。《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部分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先天不足”,或许正是险资土豪的第一块敲门砖。

此外,业务结构的竞合、资本金层面的需求,也促使上市银行对险资半推半就、欲拒还迎,并没有爆发出“宝万之争”那样激烈的冲突。相对而言,险资在股权合作方面更加可进可退;而银行在业务合作方面更加游刃有余。

《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3家上市城商行的股权结构与已经被险资抢食的6家股份制银行类似,其中,南京银行还曾经爆发过国资与外资的第一大股东之争;随着城商行业务扩张,其被险资相中的潜在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增大。

“无爹可拼”

虽然上市银行的前十大股东、甚至前二十大股东(前十大股东后面通常还跟着数十个基金、券商和信托等各类机构股东)都是星光熠熠,但比较有趣的是,《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目前被险资举牌或超级重仓的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有一个共性,就是“无爹可拼”——相关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都绝非控股股东,甚至不达“持股超过30%”这一相对控股股东的及格线。

目前,16家上市银行中,险资主要相中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具体来看,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与招商银行都曾经被安邦系举牌;浦发银行去年下半年遭遇了富德生命人寿的多次举牌;临近去年年末,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德意志银行及其关联公司拟以协议方式,转让华夏银行21.36亿股,约占其总股本的19.99%,及相应红股给予人保财险,转让价230亿元-257亿元人民币。而去年7月份,中国人保已经通过旗下两家子公司大幅买入兴业银行,持股比例升至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4.06%,直逼兴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的17.86%的持股比例;此外,早在2009年,平安集团就已经宣布了入主深发展的计划,并于2012年成功更名平安银行。

上述6家银行(包括险资入主前的深发展)股权结构最大的共性就是没有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的合并持股量大多在10%-20%之间,其中部分银行第一大股东由于具有国企或地方政府背景,一直以来被视为难以撼动,产业资本也大多不愿主动发起股权争夺战。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即使没有险资介入,这些银行也面临着其他野蛮人并购的风险,事实上,部分银行此前已经发生过股权争夺战,现有第一大股东甚至曾经一度丢失了第一的宝座,最终依靠定向增发重回股东榜首位”,资深并购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只是由于银行股大多股本量巨大,除了资金来源包容性巨大的险资以外,其他类型的资本(例如产业资金)很难‘一口吃掉个胖子’。”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3家上市城商行的股权结构与已经被险资抢食的6家股份制银行类似,其中,南京银行还曾经爆发过国资与外资的第一大股东之争;随着城商行业务扩张,其被险资相中的潜在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增大。

暂时合作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业界对于险资抢食银行股权的动机有多种猜测,但是除了已经绝对控股平安银行的平安集团外,目前其余险资股东并没有深入介入参股上市银行的日常经营。

以去年1月份之前已经坐上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安邦为例,民生银行今年中报中32次出现“安邦”字样,但是全部描述都仅与股权有关,并未在业务层面和管理层层面提及安邦,显示安邦对于民生银行的日常经营目前并没有深度发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