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数字化战略驱动变革 交易银行塑造强黏性优势

2021-08-07 11:28:43

 

来源:互联网

数字化战略驱动变革 交易银行塑造强黏性优势


访浦发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杨斌

随着外部、内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传统公司金融业务转型迫在眉睫,交易银行在这场变革中被多家银行机构赋予重任。

尤其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的不断应用,为银行“轻型化”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机遇。企业对交易撮合、线上融资等一体化金融服务需求,对银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传统公司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进行综合化改造,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已成为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内多家银行陆续展开了交易银行业务的探索。那么,金融科技为银行业传统模式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重塑了哪些传统交易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开启交易银行起步较晚,未来国内交易银行轻型化业务发展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浦发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杨斌。

据了解,浦发银行于2013年启动了构建交易银行体系的探索,并于2016年初正式成立交易银行部。杨斌认为,面对内外部的环境,银行必须发展轻资产、低风险、客户黏性高的交易银行业务,而金融科技是推进交易银行“数字化”战略的强大羽翼。

“轻型化”转型引领

《中国经营报》: 随着交易银行业务的崛起,银行对公业务开启“轻型化”转型。未来国内交易银行轻型化业务发展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杨斌:“轻型化”的本质是以更少的资本消耗、更集约的经营方式、更灵巧的应变能力,实现更高效的发展和更丰厚的价值回报。“轻”的直接体现就是“资产轻”。打造轻型银行,必须要构建起资本消耗少、风险权重低、风险可控的轻资产业务体系。

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业务布局上,资源应重点向轻资产业务集中,通过降低风险资产耗用、腾挪信贷规模、引入同业低成本资金等方式,提高整体业务的风险资产收益率。二是结构调整上,产品结构要从单一化向综合化延伸,积极拓展融资租赁保理、资产证券化、境内外联动产品等特色业务;收入结构要多元化,增加非利息收入比重,减少对利差收入的依赖。三是角色定位上,交易银行银行应借力投行业务,主动从贷款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撮合交易者和金融顾问者等高阶身份转变,实现转型发展和升级。

以浦发银行为例,在全行“集约化”与“轻型化”重要战略指导下,浦发银行进一步优化交易银行轻型化产品管理效能,通过促进业务的由“重”转“轻”,降低了风险资产耗用,提升了资本收益率和整体综合效益。例如通过对分行的政策导向和整体规模布局,鼓励分行从传统的风险资产耗用高的流贷转向信用证、商票保证、票据池、再保理、银行间双保理、贸融及保理风险参与等“轻型化”产品。

《中国经营报》:与国际上成熟的交易银行模式相比,中资银行发力交易银行在业务运营和产品等方面有哪些挑战和瓶颈?

杨斌:首先,从外部需求来看,面对巨大的境内经营压力,企业自然而然地需要银行协助其优化和再造交易链条,提升经营业绩和交易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对很多企业经营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企业对于互联网特征的经营模式和交易模式需求强烈,特别是对交易撮合、风险管控、线上融资等方面对银行提出较高要求。

从银行内部来看,一是轻资产经营结构化转型的挑战。银行必须大力发展轻资产、低风险、客户黏性高的交易银行业务,降低对资本消耗的依赖,提升银行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二是提升对客户服务能力的挑战。客户需求已经从传统单一支付结算或融资服务向围绕交易链进行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交易银行综合服务转变,这对银行产品研发、系统建设和人才积累以及对原有交易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再创新再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进数字化战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