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服装外贸行业等春来

2021-08-08 05:58:33

 

来源:互联网

服装外贸行业等春来

本报记者 蒋政 北京报道

春节前订单延误波及整个产业链,春节后海外市场面临不确定性,疫情之下,服装外贸行业正受到阶段性影响。

“我们第一季度的订单,有80%几乎都没办法按时交货,金额差不多有一亿元。”作为福建省石狮市一家服饰公司相关负责人,崔永强(化名)明显感受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剧烈冲击。

崔永强的境遇在服装外贸行业并不是孤例,并已经传导到服装出口产业链的上下游。《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上至染厂、面料,下至服装生产、出口贸易和跨境电商,以及相关的国外展会,都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海外订单延误、退单,甚至索赔等现象,频繁出现。

自救同步进行。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以及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有限公司等,均出台相关政策来减少涉事企业的损失。同时,多地地方政府、相关协会在招工政策、复工帮扶、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损失已不可避免,目前能做的只有尽可能止损,并观望海外订单情况。”多位从业人士向记者表达类似观点。

订单延误 行业受阶段性影响

年前,张青林(化名)从成品贸易商手中接到一个国外春装的单子,他负责提供面料。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他需要在2月底将面料完成,并发至成品贸易商提供的工厂那里,经半个月左右做成成衣,再通过海运运往美国。

只是,疫情打乱了整个规划。“我们这现在才刚刚开工不久,耽误了一个多月。并且配套的染厂也没完全复工,面料制作进度也跟不上。如果按照目前的节奏生产,这批春装运到美国后,早就过季了。”张青林说。

他所处的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是我国著名的纺织生产基地之一。据他透露,当地产能恢复不足五成,当下还不能全力加码开工。

距离盛泽镇1000多公里外的福建省石狮市,当地的服装生产企业同样遇到冲击。崔永强所在的服饰公司,一年销售额有六七亿元,产品全部出口至澳洲和北美洲。即便该公司的业务几乎涵盖全产业链,但生产依然受到很大影响。

崔永强告诉记者:“我们的工厂是2月10日开工,在当地算是比较早的,不过到岗率偏低。第一天只有202人到岗,不足20%。近期好了一些。刚复工时,我们有一些面料库存,但是配套的染厂没有开工。后来等到2月20日左右,染厂开工了,但是我们的布又织不出来了。因为产业链最前端的织布车间,核心主力以及技术员都来自湖北或者重点疫区。”

在河南等地,类似的事情也在上演。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疫情期间,经由该渠道发往海外的货物中,并没有服装外贸产品。据其了解,河南省内黄淮四市(信阳、商丘、周口、驻马店)的纺织服装外贸产业基地均受到较大影响。

当地跨境电商豫满全球董事长刘向阳告诉记者,年前接下的海外订单,原本计划春节过后七天之内发货,但因疫情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前海外订单延误的同时,众多服装出口企业还要时刻关注海外市场的疫情以及给自身带来的影响。

商务部在3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疫情有在全球蔓延趋势。受此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连日下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权威机构均下调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山东如意集团(002193.SZ)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如果国外疫情持续蔓延,这一业务一定会受到影响。该公司以精纺呢绒面料和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为主要业务,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近四成业务收入均来自外销。

光大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目前,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疫情均比较严重。其中意大利和日本,与我国服装产业关联度很高。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3月5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疫情对包括中日韩等在内的各国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复工复产、物流运输以及供应链稳定等。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中国完整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不会改变。

多米诺骨牌效应

尽管出现订单延误,更多企业还是不愿放弃这些订单和背后的客户,为此付出了更高的成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