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人民币汇率跳水 资金面临外流压力

2021-08-07 07:25:44

 

来源:互联网

人民币汇率跳水 资金面临外流压力

受到国际油价暴跌的冲击,部分新兴经济体近期已经开始面临小规模货币贬值的压力。与此同时,人民币近期也呈现贬值迹象。

近期,人民币出现连续多个交易日走低的现象。12月23日,亚市盘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新下跌0.05%至6.2247元人民币,过去五天累计下挫0.56%。

近期人民币贬值始于12月8日。在11月外贸数据公布后,人民币即期汇率大跌225个基点,次日再跌128个基点、盘中跌破6.2关口。12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跌破6.21,创5个月以来新低。有券商统计显示,12月19日当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333个基点,贬值幅度近两月已达1.7%。尽管24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以6.2163收盘,止住了连续贬值的步伐,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人民币贬值仍将持续。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获知,近期美元走强以及国内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都加大了人民币的调整。广东近期出现资金流出的迹象,而人民币短期仍有贬值压力,这可能令资金面临外流风险。

贬值趋势短期或持续

多数受访人士称,近期人民币贬值是阶段性的,在短期内,贬值趋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广东省社科院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境外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境外资金在中国大陆异常流动》课题组的模型推导结果,人民币已经处于贬值的通道。换言之,人民币未来还将呈现贬值趋势,一时难以扭转。”

虽然人民币加速下跌引起市场关注,但是官方称这是正常现象。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官员在18日对此表示,在市场决定汇率的情况下,人民币在某个时点、某个月份出现一定的贬值状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与近期人民币即期汇率大幅下跌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人民币中间价屡创新高,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中间价可谓“冰火两重天”。近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形成“收盘价走低、中间价走高”的行情: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137,为今年3月份以来最高值。稍早11日时,央行公布人民币中间价为6.1153,更是升至2月20日以来最高,连续第5个交易日上涨。

然而,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人民币出现贬值时,中间价却是呈现走低态势。例如,2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146,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43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报6.0834,较前一个交易日的6.0764贬值0.11%,中间价及即期汇率均为年内新低。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记者分析称,从中间价和即期汇率背离的走势来看,政策短期不会任由人民币贬值,仍会干预外汇市场,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潘向东预计,在政策的干预和内外经济、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宽幅震荡态势。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形成中间价走高收盘价走低的现象反映出人民币贬值尚未形成趋势性预期,更多是一种短期波动的态势。”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

但官方表示对此不会进行干预。针对交易价和中间价差距过大的质疑,上述外汇局官员解释称,人民币的贬值或者升值都是市场决定汇率的正常表现。

中国人民银行有高层在12月21日也公开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双向波动弹性确实增加,央行正在逐步退出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人民币汇率可以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表示,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央行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常态式的干预。换言之,在正常情况下,央行已经不去主动买卖外汇,除非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汇率的波动超过区间,有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流出等,这样的情况下央行才会出手干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