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成飞集成重组叫停被指信披违规

2021-08-07 07:24:43

 

来源:互联网

成飞集成重组叫停被指信披违规

罗辑

白马股变成了黑天鹅,融资盘遭到了强制平仓。豪赌成飞集成(002190.SZ)重组的股东们哀鸿遍野。

“‘铁胆’在现场晕倒了,送医院了。”在成飞集成股东群里,被套的投资者们互相以代号相称,“铁胆”是在成都负责与成飞集成交涉的股东之一,12月17日在与公司交涉的过程中,晕倒在现场。

曾被认为是“军工改革第一股”的成飞集成,曾计划注入沈飞集团、成飞集团、洪都科技合计百亿元的资产,业务将扩张至歼击机、空面导弹等重要国防产品。在强烈的重组预期前,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股价自15.13元/股飙升至72.6元/股。此后虽然经历长达4个月的横盘,但截至11月17日公司停牌,股价仍然维持在50元/股左右,融资盘高达16.36亿元。

12月12日,一纸公告将这一切彻底扭转。因国防科工局批复称,成飞集成重组方案实行后,将形成行业垄断而建议“中止重组”,成飞集成控股股东中航工业认为难以在近期取得主管部门批准而建议“终止重组”。

至此,备受市场期待的成飞集成重组事宜彻底告终。虽然以重组告终,但融资客、被套股民的噩梦才刚刚开始。12月15日至17日,复牌后的成飞集成连续三个跌停。随着而起的是投资者们的质疑声,在他们看来,在事件发生期间公司可能存在信披延迟的情况,而这是导致其不能尽早进行合理操作的原因之一。此外“行业垄断”的说法,投资者觉得也让人“难以下咽”。

机构提前逃生

今年5月,成飞集成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称其将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100%股权及洪都科技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158.47亿元。上述标的分别为歼击机、空面导弹等重要国防产品生产单位,该重组被市场一致看好。

在此背景下,公司股价一再飙升,从5月到7月,两个月时间成飞集成股价从约15元/股涨至70元/股,涨幅超300%,期间融资盘不断扩大,融资余额从5月中旬的1.4亿元左右,上升到7月中旬的17亿元。而这一巨大融资盘在此后的几个月内,并未明显下降,直到噩耗传来。

12月12日成飞集成公告称,重组被否。

公告显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11月17日收到国防科工局就成飞集成资产重组中涉军事项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该抄送件认为,该重组方案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军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

公告称,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在停牌期间进行了多方努力,但预计仍无法在成飞集成股东大会之前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建议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公告提到,12月15日将复盘。

变故就在一瞬之间。12月15日复盘后,成飞集成连续三个交易日一字跌停,成交额仅四五千万元,大量卖单挤压,“即便是想走,也走不了。只有眼睁睁地等待爆仓。”一位融资买入的投资者说道。

不过,对于另一部分投资者来说,情况却不是这样。

《中国经营报》获得的一份11月10日来自广发证券证券金融部发送的《成飞集成投资风险提示》上提及,“2014年11月8日,某知名券商国防军工行业研究员在北京与深圳机构路演会上,明确表示,由于成飞集成的重组预案未能获得解放军总装备部的通过,成飞集成的重组预案极有可能被否,而成飞集成的股价因重组预案上涨幅度巨大,因此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同时,在11月10日,多位成飞集成的投资者收到了来自券商机构的短信,称重组极有可能被否,注意投资风险。

从盘面上看,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11月5日成飞集成资金呈现净流入之势,大单流入净额超8000万元。而在11月6日起,资金开始小额净流出,到11月10日,大单流出净额迅速扩大近10倍,大单流出净额超6000万元,该情况持续了4个交易日。截止到11月14日才有所恢复。

实际上,从今年三季报的前十股东变动情况来看,虽然前十大股东的总体持股数量仅从1.94亿股下降至1.90亿股,但第二季度新进的多家机构、个人在第三季度全部离席。其中中报里新进的第四席位到第十席位,在三季度,全部变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