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广州银行尴尬:投资收窄致缩表

2021-08-07 11:37:14

 

来源:互联网

广州银行尴尬:投资收窄致缩表

在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资管新规、流动性管理新规、银信合作新规等政策影响下,应收款项类投资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收缩或将成为常态。

近年来,一些中小银行靠投资业务扩充资产负债表,广州银行也是其中之一。根据广州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为了适应监管,该行正在缩减投资业务,使得该行资产负债规模双双缩表。这也是部分中小银行2017年的缩影。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投资业务缩窄的同时,与广州银行贷款同步增加的还有该行的存放及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规模。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在同业业务比例处于监管红线以内、风险可控时可以开展,但不能依靠同业业务来扩充资产负债规模;中小银行需要挖掘自己的市场,回归本源。

投资类资产临政策压力

部分拥有IPO计划的中小银行也陆续发布年报,广州银行正是其中之一。根据广州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为4401.52亿元,同比减少43.55亿元,降幅0.98%;负债总额4165.97亿元,比上年减少62.39亿元,降幅1.48%。

对于资产端规模收缩的原因,广州银行将其归于投资类资产的减少。该行在年报中表示,在报告期内,广州银行主动调整结构,其中,投资类资产为2149.57亿元,比上年减少457.79亿元,降幅17.56%,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上年降低9.8个百分点,但仍接近50%,为48.85%。

在投资类资产中,广州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5.03亿元,比上年减少31.10亿元,下降86.0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222.17亿元,比上年增加77.09亿元,增长53.14%;持有至到期投资为621.76亿元,比上年增加82.15亿元,增长15.22%;应收款项类投资为1300.61亿元,比上年减少585.94亿元,降低31.06%。

投资类资产一度成为部分中小银行“增肥”资产规模的利器。如广州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该行不断完善投资结构,在保证流动性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该行适度增加投资规模,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投资类资产余额为2607.36亿元,比上年增加581.18亿元,增长28.68%;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58.66%,较上年提升9.86个百分点。

在上市银行中此前投资类资产增长较快。例如2016年贵阳银行在其年报中表示,主要是由于债券及同业投资配置计划、债券市场环境并加大了同业投资业务的原因,该行投资类资产增幅较大。该行2016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的规模分别为946.17亿元、515.75亿元和552.02亿元,同比增长93.19%、38.98%、116.36%。南京银行亦在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达1.06万亿元,增幅32.16%,同时,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增幅分别为48.23%、30.67%。

某证券公司银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此前银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增速较快,一方面是由于监管层对银行有贷款额度限制,中小银行出于资金和利润的压力,需要寻找更多资产;另一方面,此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不良逐渐暴露,银行为减少风险,选择增加投资类资产。

以广州银行为例,该行2017年年报显示,在该行利息收入中,投资带来的收益虽较2016年同期降低8.24%,但其带来的收入在利息收入中占比仍达到53.81%;而截至2017年底,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获得的利息收入占比为40.82%。

记者注意到,不仅广州银行,投资类资产规模的收缩在诸多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中均有所体现。

如截至2017年年底,中信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由1.14万亿元降至8357.8亿元,降幅达36.7%;中国光大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由6276.78亿元降至5145.76亿元,降幅21.98%;平安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由4142.78亿元降至3723.23亿元,降幅为11.26%。

对于2017年,部分银行投资类资产规模收缩的原因,某城商行高管认为,与银行机构回归本源有关。

2017年,监管层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为主要抓手,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以问题导向加大治理力度,开展了“三三四十”等专项治理行动。2018年1月,原中国银监会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2018年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着力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做精专业、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