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去哪了】一汽夏利巨亏5.75亿元
【钱去哪了】一汽夏利巨亏5.75亿元
本报记者罗辑成都报道
7月15日,一汽夏利(000927.SZ)发布预亏公告。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因公司现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连续多年下滑,公司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没有跟上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要求,产销规模受到较大影响,公司预计亏损4.75亿~5.75亿元。
连年亏损的一汽夏利2015年处在退市边缘,通过向一汽股份出售高达28亿元的巨额资产才顺利保壳、摘帽除星。如今仍无法完成业务提升、运营转型的一汽夏利,再度暴露出“大窟窿”,如果下半年仍无法扭亏,将面临又被“ST”的风险。
红色神话覆灭
1997年改制成立的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品牌”。毋庸赘述,可以说千百万老百姓私家车梦想都是从夏利开始。提及夏利的“红色神话”,仍能唤起市场的无数记忆。
1999年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本应迎来再度爆发,但2000年夏利品牌迎来第一道转折。其夏利2000上市,由于性能、造型设计、售价定位甚至宣传等与彼时火爆的捷达、桑塔纳难以匹敌,没过多久便被市场所淘汰。
在这一背景下,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重组协议。一汽集团受让了原由天汽集团持有的公司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企业正式融入一汽体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然而,完成重组后,一汽夏利并未挽回曾经的风光,甚至更进一步走向衰弱。在2004年北京市“更换夏利出租车”后,随后几年夏利的出租车市场也飞快丢失,“红色神话”就此成为记忆。
时至今日,一汽夏利仍未显示出转型生机。有业内提及,一汽掌握实际控制权后,一汽夏利丧失自主能力,其产品规划和战略也出现了重大问题。无论是早期与集团旗下合资品牌存在竞争,“备受冷落”,与集团旗下其他自主品牌也存在同业竞争、产品打架,夏利品牌的市场不断萎缩。
积重难返
到近几年,一汽夏利已显示出其积重难返之势。资料显示,因2013年、2014年分别亏损4.79亿元和16.59亿元,一汽夏利被披星戴帽。2015年前三季度,其再度巨亏,亏损已达8.53亿元,去年的最后3个月,如果不能扭亏,其将被迫退市。
彼时一筹莫展的关头,直到12月4日,*ST夏利(即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为调整产业结构,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股份”)出售包括内燃机制造分公司等四项资产,涉及资金超过28亿元。经评估,所售资产增值10.2亿元。
而较高的增值率填平了一汽夏利2015年财报中的窟窿,依靠高昂的非经常损益将业绩扭亏为盈,实现了保壳。
但好景不长,就在近日公司摘帽除星后仅仅几日,半年报预告显示一汽夏利再度陷入亏损黑洞——公司预计亏损4.75亿~5.75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下半年公司盈收如无法覆盖上述亏损额,公司将面临再度戴帽的局面。
而从一汽夏利的产销能力上看,下半年要通过主营业务实现数亿的盈利难度不小。7月12日,一汽夏利发布的上半年销售数字显示,夏利系列、威系列、骏派系列均出现销量下滑趋势,其中夏利系列和骏派系列销量腰斩。今年1~6月共销售新车19033辆,同比上年同期下滑49.04%。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因一汽方面欲延长履行解决同业竞争等问题的承诺期限,一汽夏利、一汽轿车受到巨大冲击,公司股价从7元余的高位暴跌至5元左右,业内认为,“上述延期设想计划展露出一汽整体上市面临着的巨大阻碍,无论是披露的人事变动还是可能存在的种种纠葛,都对公司在近年摆脱同业竞争现状、激发自主活力存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