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制造业品质是经济转型期的重中之重

2018-04-07 07:14:00

 

来源:互联网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制造业品质是经济转型期的重中之重

一场支持制造业加大创新、转型升级的重大革命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展。

在国家层面,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近期国家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预计规模达万亿,增值税改革预计对制造业减税2000亿元,集成电路企业也将迎来一轮减税,工信部已启动制定先进制造业发展路线图。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其中制造业功不可没,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全球化为我国制造业带来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我国制造业也逐渐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上游向中下游转变,很多产业在我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力和品牌影响力仍不够强,并不足以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要求的消费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Wind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有5个,超过20%有22个,这些产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但相对门槛仍不够高,一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半导体、航天航空等产业占有率仍不高。

从居民生活角度,婴儿奶粉和纸尿裤当前多半仍是外国品牌的天下,服装鞋帽箱包中的奢侈品同样如此;从产业角度,我国2017年从国外进口集成电路金额达2601.4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原油进口额的1.6倍,在互联网、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缺芯少屏”直接制约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质量。医药行业西药仍以仿制药为主,我国原研药比例仍较小,特别是一些高利润率的抗癌药只能从国外进口,在其他行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不仅如此,当前传统制造业正被夹在内部成本提高和外部需求减少的“三明治”中间。从内部看,我国已过了人口红利的拐点,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出生率在1988年达到22.37%的高点后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虽略有反弹,但2017年又重新下降。对应劳动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例在2010年达到74.5%的高峰后快速回落,到2017年为71.82%,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却在逐年上升。人口红利的下降直接导致制造业招工难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同时,近十年来楼市的持续向好直接提升了我国土地价格,土地价格的提升又带动了地租成本的上涨,随着环保日趋严格,上游资源品价格2017年也出现了显著上涨。另外,直接融资的缺乏又导致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长期高于市场自然利率。受企业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集中度不高等影响,企业各类成本上涨传导至终端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制造业企业利润率近年来徘徊在低位。

从外部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成本虽有所上升,但在机电、玩具、纺织等很多领域,东南亚等国仍无法替代,随着欧美经济2008年后的复苏,我国对外净出口和对欧美贸易顺差也有所增加,这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且由于当前制造业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不明显,如不尽早完成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贸易逆差仍将扩大,而我国潜在贸易摩擦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存在。

我国在高铁、核电、航空等领域已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并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处于世界发展前沿,已形成了一批以BATJ为首的独角兽企业,如何突围、全方位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品质、将制造业与新经济更好融合就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毕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功与否,是经济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和重中之重。

事实上,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早期依靠对外贸易实现经济起飞的经济体在人口红利下降时期也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并实现了顺利转型。究其原因,简而言之就是主动放缓经济增速、逐步放松金融等服务业的管制、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提高教育投入和基础性科研投入、有效抑制虚拟经济泡沫和缩小贫富差距,这也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言,需从多个方面全方位进行改革。就顶层设计而言,要在全社会树立勇于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不能再搞任何形式的楼市刺激政策,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松,适时推出针对多套房家庭的财产税制度。让踏实干实业的人不吃亏才是有效的正向激励体制;就宏观政策而言,在全球减税吸引产业回归背景下,我国需持续为制造业减负,加大科研投入税收抵扣和减税力度,集国家之力投入基础性研究领域以减少企业重复研发投入。同时,需逐步放松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的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加大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率市场化和服务多层次的机制;就行业发展而言,需逐步提高制造业行业标准水平和对违法、不守信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良性的优胜劣汰机制;就企业发展而言,加大产权和个人财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促企业品牌建设,打造全球性制造业百年老店才是终极目标。

只有全方位的制度设置才能促传统制造业与新经济深度融合,只有传统制造业与新经济深度融合才能促制造业完成转型升级,只有制造业顺利完成转型升级才能促中国经济平稳转型,只有中国经济平稳转型才能促经济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