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民企融资迎来密集利好 融资难问题有望缓解

2018-10-27 09:03:00

 

来源:互联网

民企融资迎来密集利好 融资难问题有望缓解

近日,管理层密集表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解决民企融资难题的举措。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会议强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并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

随后央行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10月22日晚间,央行发布公告称,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同时,在今年6月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另外,一行两会还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帮助上市公司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对此,受访经济界专家认为,经济下行周期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是客观现象,单凭货币政策很难解决。此次金稳会提出了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的支撑框架,可以比较有效地缓解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金稳会强调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促使这些企业扩大再生产,实现稳增长目的。”新时代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

民企融资迎来密集利好政策

记者注意到,此次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聚焦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具体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方面,会议强调,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实施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研究支持民企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企发展支持基金;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责任;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有效治理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人为拉长融资链条等问题。要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混改试点经验,加大下一步改革力度。

在潘向东看来,首先,货币政策在整体稳健中性的前提下,要增强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疏通传导机制,实现信用扩张;其次,货币政策是宏观的,而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微观问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限制,因此,还要通过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考核权重等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缓解微观政策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再次,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也是为了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本身由于缺乏抵押品、存活期短、财务制度不规范、生产经营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导致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要利用直接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散、价值发现、改善资源配置等功能,解决企业融资困难,补充银行信贷的不足。

“经济下行过程中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中小企业受到的负面冲击较大。”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记者说,一方面是民企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金融机构惜贷倾向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二季度以来银行不良率有所反弹,特别是对接民企和“三农”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尤为突出,因此进一步限制了这些金融机构的放贷能力。

在企业信贷上,渣打银行发给记者的调查报告显示,渣打10月中小企业信心指数全面下行,10月指数由9月的55.6降至54.5。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是该银行基于逾对全国超过500家中小企业开展的月度调研结果编制而成。

该指数(SMEI )还显示,10月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意愿指标经历8月短暂反弹后较9月再次下降3.3个百分点,表明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渣打预计,10月中旬生效的降准100个基点的政策措施将为市场提供更多期限较长且成本较低的资金,有望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压力。

我国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为何当前重点提出来解决这一问题?

潘向东告诉记者,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很重要。

资料显示,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