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让国企改革成为“改革牛”的起点

2021-08-07 09:04:37

 

来源:互联网

让国企改革成为“改革牛”的起点

2015年11月4日,资本市场终于出现一次久违的大涨行情,上证指数涨4.31%,这可以说是自救市以来第一次市场自发的做多行为。愚以为,市场向好与当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及一份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不无关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我国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要着力稳定工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效益,这对稳住就业、巩固经济向好基础,意义重大。

“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一判断可谓精准。中国GDP的增速在2007年第一季度高达15.2%,到2015年三季度却只有6.9%。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速滑落一半以上,曾经以外延扩张为主的企业不可能不受到巨大的压力。

精准判断之后自然是“对症下药”。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一是促进创新,重点支持《中国制造2025》关键领域、企业技术改造、城市危化品和钢铁企业搬迁改造等。二是拓展市场,大力促进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等升级发展。三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加大支持国企解决历史包袱,大力挖潜增效。四是加大扶持,研究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按照近期出台的“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GDP要比2010年翻一倍的目标,这要求未来5年GDP要保持6.5%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速。但瑞银证券预计2016年实际GDP增速将从2015年的6.9%放缓至6.2%、2017年将进一步放缓至5.8%。因为房地产建设持续放缓、工业及采矿业产能过剩将会进一步拖累工业产品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

不管是升级制造业还是拓展市场或清理过剩产能,都绕不开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国企改革。此轮国企改革有可能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主战场。

2014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15.9万户,资产总额高达102.1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达48.1万亿元,占全国工商企业的35%,实现利润占全部工商企业的四成以上。这样大的体量对经济影响可谓举足轻重。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所有的后发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表明,后工业化阶段一个典型的特征是经济增速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这一阶段对企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产业升级,因为企业面临的主要对手不再是新兴市场企业,更有可能面对的是发达市场国家的老牌企业,他们素以高质量产品闻名。

目前我国的消费人群也正在转向注重高质量的阶段,这从目前如火如荼的境外购物市场就可见一斑。因此,只有那些能及时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更大市场,只有那些能比发达市场老牌企业生产更高性价比的企业才可能突颖而出。华为手机的异军突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华为手机的案例还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转型升级快的产业往往是竞争最充分、民营资本最活跃的行业。因此国企改革,搞活国有资本一样也会激活市场活力。

一份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1.4万项,其中,中央企业13.7万项。中央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125万人,其中两院院士226人;载人航天、绕月探测、深海钻井平台、深潜探测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可见国企不仅在资产上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人才和知识产权上更是具有绝对的影响力。难怪有市场人士曾把国企限薪当作对民营资本最大的支持,因为国企里拥有最多的人才却囿于体制难以发挥才能。由此可见,国企改革除了能激活资本市场,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人才、知识产权的流动,这对产业创新升级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此次国企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要求坚持突出重点,而最突出的重点则是资本运营。也就是国企管理将改变以往管企业和管资产的模式,而以管资本为主,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注重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国有股东权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企改革既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激活要素市场促进转型升级的良药。希望国企改革带给资本市场的这一抹春色尽快结出硕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