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零售业务难突围 澳新银行转战企业金融

2021-08-07 10:55:37

 

来源:互联网

零售业务难突围 澳新银行转战企业金融

近日,一则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新银行”)将在本财年退出在两家中国企业投资的消息传遍了金融圈。据了解,澳新银行持有上海农商行20%的股权以及天津银行12%的股权。市场猜测此举是否意味着澳新银行意欲看空中国。

而此前澳新集团宣布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零售和私人银行业务出售予星展银行这一消息,更加强了上述看空中国的猜测。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新中国”)了解到,澳新银行在亚洲的银行非控股股权投资属于非核心资产,目前该行在对这些投资进行策略性评估。此外澳新银行虽然在亚洲已建立了盈利的零售以及私人银行业务,但由于规模不够大,使得该行并不具备竞争优势,而建立一个更精简、更高资本效益以及更平衡发展的银行是澳新银行的战略重点,澳新银行将转向专注于更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比如企业金融业务方面。

或出售所持中资银行股权

据了解,澳新银行在亚洲投资了四家银行,即拥有印度尼西亚Panin银行38%的股权;在中国拥有的上海农商行20%的股权,天津银行12%的股权以及马来西亚AmBank23.6%的股权。

针对澳新银行将退出在两家中国企业的投资一事,记者联系了澳新中国。澳新中国首席执行官及行长、澳新银行大中华区总裁黄晓光表示:“澳新银行目前的战略重点是建立一个更精简、更高资本效益以及更平衡发展的银行,专注于我们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根据这一战略,目前在亚洲的这些银行非控股股权投资属于非核心资产,所以我们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会对这些投资进行策略性评估。在评估完成之前,我行对于市场关于我们未来投资方向的臆测不予回应。”

成为一家更精简的银行,这个目标在多家外资银行最近的战略规划中都有提及。2015年以来,外资银行减持中资股权的消息亦是此起彼伏。

2015年1月,中信银行曾发布公告称,接到西班牙对外银行的减持通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22.93亿股中信银行H股,约占总股本的4.9%,转让价约为港元131亿元;同年,恒生银行出售所持兴业银行股权,根据恒生银行2015年8月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该行上半年未经审核的股东应得盈利为200.48亿港元,同比上升137%,其中,出售兴业银行股权给该行带来的净收益达106.36亿港元,占恒生银行上半年利润过半。

2016年2月29日,花旗银行正式宣布已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向后者出售其所持有广发银行20%的股份;11月18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经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过户登记确认,人保财险完成受让原本属于德意志银行的华夏银行19.99%的股份。

某外资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外资银行出售中资银行股权,一方面可以缓解外资银行自身资本金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集中资本后有利于各家外资银行进行后续战略调整。

转向企业及投行业务

外资银行看空中国的消息,不仅来源于外资银行撤出在中资银行的投资,更源于外资银行频繁在华撤出自己的优势领域——零售银行业务。

早在2013年,一些外资银行便开始对中国区的零售业务进行调整,苏格兰皇家银行、德银率先关闭了在华的零售业务。

今年10月底,澳新银行亦披露道,该行将撤出在华零售业务。澳新银行于2016年10月31日宣布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零售和私人银行业务出售予星展银行。由于此次交易还需等待监管机构的批准,预计将于2017年内或2018年初完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