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吉利收购戴姆勒:追求比“协同效应”更高的“红利”?

2021-08-08 03:05:08

 

来源:互联网

吉利收购戴姆勒:追求比“协同效应”更高的“红利”?

编者按/ 2018年4月5日,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在德国召开股东大会,这是吉利入股后戴姆勒召开的首个股东大会,第一大股东李书福并未现身会场。

如果说2010年李书福以18亿美元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收购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还仅仅是吉利走向国际化的“处女作”的话,那么,在2018年吉利推出了其海外并购的“大师级”作品:2月24日,德国戴姆勒集团和中国吉利集团先后承认,吉利集团斥资90亿美元在二级市场购买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在此之前,吉利曾想以戴勒姆折扣价格增发新股的方式购入其3%至5%的股份,但因为戴姆勒不愿现有股权被稀释而遭到拒绝。

峰回路转的迂回战略背后,是李书福布局全球的决心和野心。

面对种种质疑,李书福表示:“任何交易都有其潜在风险。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可以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共同发展。我关注的是吉利如何从一个新的起点,以更好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优势,成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全球企业,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世界价值链的高端发展。”

那么,在这场交易的背后,到底潜藏着哪些风险呢?在推动吉利迈向汽车产业更高价值链的过程中,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在诸多的同业竞争和利益冲突面前,创造协同价值是否存在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这场收购因涉及在中国和欧盟反垄断申报,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前,在中国商务部网站上尚未有发现最新的申报或批准信息,德国经济部长吉普里斯也曾对媒体放话称,这次收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释。

时机

抓住行业转型升级的“时机”

吉利收购戴姆勒这场交易的对价高达90亿美元,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国内不少企业清理出售海外资产、降低债务、去杠杆的时间,比如海航、万达等。所以,单从时点上来看,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斥资90亿美元现金进军全球汽车产业第一阵营戴姆勒集团就成了人们关注焦点。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指出:“虽然中国的整体债务水平在全球并不算特别高,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负债率从GDP的1.56倍增长到大约2.6倍,这种增长速度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这让国内外很多人担忧。而且,中国负债以短期债务为绝对主角,这是让人担心的另一个原因。”

根据经验,债务增长如果太快的话就很容易带来很多坏账、甚至带来金融危机,正因为如此,高债务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领域讨论的一个重点课题。而去杠杆则成为企业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违约风险的重要方式。

然则,与国内企业出售资产去杠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吉利集团去年整整一年近乎疯狂的海外并购。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5月,吉利瞄准海外市场,在马来西亚,与宝腾汽车达成协议,收购宝腾汽车49%股份和莲花汽车51%股份。11月,吉利又瞄准了飞行汽车市场,全资收购了美国硅谷的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按照李书福的说法,“这是吉利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又一次探索。吉利控股集团依托强大的内部协同能力及技术、人才、标准与制造实力,描绘着全球化产业战略布局的美好蓝图。”12月,吉利参与沃尔沃集团商用车业务,以33亿美元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成为沃尔沃集团第一大股东,同时获得了15.6%的投票权,在全球的商用车市场上又占了一席之地,不过该项目还需要中国政府及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

显然,抓住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背景,是李书福海外并购获得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