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天山生物受累境外扩张 跨界收购保壳

2021-08-08 05:34:29

 

来源:互联网

天山生物受累境外扩张 跨界收购保壳

对于面临退市风险的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生物”,300313.SZ)来说,似乎曙光已经来临。

2018年1月3日,天山生物发布系列公告,对公司收购新三板企业大象股份(833738.OC)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全面的公告。本次跨界收购事项,由证监会在2017年12月20日审核通过。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天山生物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在2017年上半年利润转正为375万元,但其营收不足8000万元。而大象股份在2016年的营收就高达5.99亿元,2017年上半年为2.78亿元。因此,此次收购被业界称为“蛇吞象”。

对于正在实施“大肉牛战略”的天山生物来说,其业绩亏损主要是源于境外业务所致。与此同时,天山生物正在遭受国内牛肉市场的“碾压”,乃至于肉产品销售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就公司未来战略如何调整,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天山生物告知因董秘于舒玮出差未能回复。

“这个跨界收购属于资源互补,算是补强,从整个品类的组合,或者行业的组合方面还是不错的。”食品行业专家朱丹蓬告诉记者,主要因为天山生物的产业结构、品牌高度和整个市场布局都出现了瓶颈。

“大肉牛战略”受困

天山生物2015年年报显示,当年营收2.47亿元,但是净利润亏损近3600万元,同比下降2090.95%。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营收约3.75亿元,但净利润约为-1.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91.56%。

2014年,天山生物开始研究并实施“大肉牛战略”:拟以畜牧育种为基础,形成“引种、养殖、育肥、屠宰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的肉牛产业,并着力打造“上游控制养殖资源、中游控制加工生产、下游控制流通渠道”,实现产业链联动的商业运营模式。

为此,当年7月,天山生物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克拉克家族拥有的明加哈牧场资产组合70%股权,并开始大规模进行引种。近3年,该公司已经成功引进2.4万头安格斯种群。当时,公司测算该项目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735万元,净利润为2800万元。但事实并未如愿,公司业绩出现大规模下滑和亏损正是受累于澳洲公司。

根据2016年年报,“报告期内,境外子公司活畜出口增加,但受业务周期比长、环节多,成本控制难度大等因素影响,致使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其收入占比达到61.19%,对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影响巨大。”

“天山生物引入母牛进行育种或出售牛犊的业务,见效非常慢。”内蒙古一家大型肉牛养殖和屠宰企业负责人裴先生告诉记者,一方面现在养殖成本高,另一方面育种一般“三年两个头”,即成年母牛三年只能生育两胎最多三胎,对于变化巨大的市场而言,显然无法控制。裴先生认为,不管是肉牛还是奶牛的养殖企业都面临高成本的问题,已然影响到最上游的育种业。

为了减少亏损,天山生物不得不停止境外引种,“澳洲公司经营模式调整为以代牧为主,致使公司种畜销售收入同比减少94.46%。”由此,其澳洲子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同比减亏2582万元。

实际上,为了“大肉牛战略”,2014年以来,天山生物还收购了呼图壁县天山农业发展公司、天山农牧业发展公司、宁夏美加农生物科技发展公司等,总计耗资2.62亿元。此外,公司还建立了西北、内蒙、黄淮平原等三大繁育养殖基地。但这些收购都未能够让公司利润实现增长,却将公司推向退市的边缘。

跨界收购“蛇吞象”

面对退市压力,天山生物在止亏的同时,不得不启动曲线保壳的措施。

2017年8月15日,历经3个月停牌之后的天山生物,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作价24.36亿元并购新三板挂牌广告公司大象股份100%股权,从主营冻精和肉牛到跨界户外广告运营。

资料显示,大象股份于2015年10月16日正式在新三板挂牌登陆,是一家专注于户外广告领域,以交通系统媒体运营为核心的户外广告媒体公司。目前,公司地铁媒体广告业务已拓展至武汉、成都、西安、沈阳四大全国二线省会城市。此外,大象股份在新三板挂牌后共融过3次资,募资达4.9亿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