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稳增长大背景下 “宽信用”持续受到高度重视

时间:2022-05-07 16:09:49

 

来源:新华财经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在5月6日发表的文章提到,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促进解决疫情防控中的痛点难点。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一行两会”也密集发声,专项再贷款额度获得上调。稳增长大背景下,“宽信用”持续受到高度重视。

其实自3月金融数据公布以来,降准、“降”拨备、“降”存款利率上限,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新设两项专项再贷款,出台“23条举措”、召开多场会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密集落地,监管促“宽信用”举措“目不暇接”。

业内人士表示,一边是疫情影响仍未消退,另一边是政策积极作为,当前“宽信用”已开始兑现。不过也要注意恢复节奏或仍不稳定,年内信贷投放高点或需等待至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

稳存量+拓增量: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结构性工具做好“加法”

具体看,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5月4日,人民银行宣布人民银行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贷款利率与发放时最近1次公布的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此次增加后,此项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

而此前,科技创新再贷款以及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也于4月28日、29日先后落地,两项专项再贷款的利率均为1.75%,额度分别为2000亿元、400亿元,人民银行将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开款支持。

另外,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4月26日接受采访时提到,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结构性政策工具备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优惠利率,明显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二是实行“信贷报销”,分担了这类贷款违约的风险成本,提升银行风险偏好。

“在运用现有政策工具激发贷款需求的基础上,央行瞄准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信贷增量,加快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创设步伐,通过压降成本+分担风险等方式激励银行加大投放,创造信贷增量。”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说。

根据人民银行在4月18日发布的“23条”(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所透露,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而在“23条”中,对于房地产信贷政策的表述也十分引人关注。谢亚轩表示,“23条”的主要思路之一就是优化房地产宏观审慎政策,重新支持银行保障地方政府合理融资需求。从“三条红线”到“因城施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差异化放松有利于稳定信贷大盘。

具体来看,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23条”提出,“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结合此前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3月以来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业内人士预计,房价预期以及融资条件的回暖,将有利于释放居民,尤其是“新市民”的购房需求,从而促进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企稳回升。

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23条”明确,“金融机构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以及“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等,也彰显了央行对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呵护。

另据人民银行官网5月4日消息,日前人民银行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会议强调,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数据显示,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月均多增约1500亿元,与同期的新房在建规模相比,开发贷款余额也处在较高水平。

调拨备+降成本:压降银行负债端成本开辟贷款利率下行空间

在“量”上发力的同时,监管层在“价”的方面也是行动频频。

4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鼓励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15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同日媒体报道称利率自律机制鼓励部分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上限;18日人民银行宣布已上缴结存利润6000亿元......多措并举压降银行负债端成本,为引导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行开辟空间。

具体来看,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等;随后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办公厅主任王朝弟在15日提出,“鼓励拨备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将实际拨备覆盖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将鼓励调降的银行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其他优质上市银行。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表示,下调拨备既有充分性也有必要行。一是我国商业银行拨备率一直坚持高标准的监管要求,即便标准下调至120%,在国际上也算比较高水平。二是在经济下行和稳增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下调拨备率有助于缓解拨贷比等监管要求的压力,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值。目前上市银行一季报已披露完毕,据不完全统计,共10家上市银行率先在一季度调降了拨备覆盖率,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以及沪农商行等,涵盖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农商行各个类型。

其中招商银行调降幅度最大,一季末拨备率较上年末下行了21.19个百分点至462.68%。其次为沪农商行,降幅为12.21个百分点,一季末拨备为430.29%。

而在六家国有大行中,截至一季度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以及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9.91%、307.5%、187.54%、246.36%、166.66%、413.58%,较去年末增加4.07、7.77、0.49、6.4、0.16以及减少5.03个百分点。

据任涛测算,从整体商业银行来看,若将120%作为拨备覆盖率的最低监管标准,释放拨备的70%用作资本补充,预计能够用来支撑的最大信贷投放规模会超过15万亿元。“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假设,降拨备对银行来说应是一个漫长小幅的调整过程,且不同银行的紧迫性亦有差异,因此带来的信贷投放空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任涛说。

另值得注意的是,据银保监会官网5月4日消息,银保监会在近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再次强调,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更多信贷资源。这也是自国常会提出后,银保监会第二次明确作出上述要求。

此外,据媒体报道,日前利率自律机制鼓励部分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上限10个基点左右;该要求应并非强制,但做出调整的或对银行MPA考核有利。优化后,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上限为存款基准利率+75BP,即活期存款利率0.55%、一年定期存款2.25%、三年定期存款3.5%。

中信证券明明表示,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将有助于银行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提高银行信贷投放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

据悉,近来已有多家银行先后下调定期存款利率以及大额存单产品利率,降幅普遍约为10BP.例如,目前6家国有大行2年期、3年期及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及大额存单利率已均下调10个基点。

此外,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银行的部分存款产品利率也有调降。如目前招行2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9%,已“跌破”3%。

“但也要注意的是,通过MPA考核引导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约束效果相对有限,对于中小银行可能激励更明显,后续银行降成本效果仍待观察”,明明说。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达243.1万亿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