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投资要点一文说清:买规模多大的基金更合适?

时间:2022-01-18 20:20:37

 

来源:互联网

相信不少基民都听人说过,基金的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好。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相信大家更为关心的是:基金的规模到底对业绩有什么影响呢?究竟多大规模的基金更适合投资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主动管理基金和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来说,情况还有所不同。我们先说主动管理基金。

1、基金规模太大会怎么样?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基金管理规模大,不就正好说明基金受欢迎吗?基金能获得基民的认可,肯定也是因为历史业绩好呀,这中间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规模大的基金通常难以重仓中小盘股票,如果市场风格偏向中小盘,便更不容易做出超额收益。

去年的行情就是最好的说明,代表中盘风格的中证500和代表小盘风格的中证1000跑赢代表大盘的沪深300和上证50。因此,去年想要做出超额收益,可能的确需要多在中小盘股票中进行挖掘。

但这对规模大的基金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基金规模越大,就越难以重仓中小市值的股票,主要是因为公募基金的投资行为会受到“双十规定”和“5%举牌线”的限制。

“双十规定”要求,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总市值的10%。此外,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证券法》规定,如果投资者及一致行动人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比例超过5%,需要发布公告提示,这在业内被称为“举牌”。

因此在实操中,一只基金持有单一股票的市值一般不会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时不会超过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5%;同一基金公司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一般不会超过10%。

这会导致什么情况呢?我们算一算便知。

假设:基金A目前规模300亿元,中盘股B目前市值200亿元

如果A基金的基金经理非常看好B股票,肯定会想把仓位尽量打满,在暂不考虑同公司其他基金的情况下,最多能拿出基金规模的10%来进行配置。但为了避免触及举牌线,最多能买入B股票的市值就是10亿元(200*5%=10亿)。这10亿元占300亿规模的仓位仅有3.3%,距离10%的仓位差距明显。即便基金经理眼光精准,B股票在接下来股价翻了一倍,但因为仓位较小,相较于基金的整体规模,这部分收益也会被明显摊薄,对基金净值的提升便没有那么显著了。

由此可见,在偏向中小盘的市场风格之下,规模较大的主动管理基金想要实现更好的业绩,可能的确需要耗费更多的心思。

其次,规模大的基金可能会出现“船大难掉头”的现象,调仓换股耗时较长。

规模大的基金,持有重仓股的市值也会相应较大,如果需要进行调仓,可能会由于股票本身的流动性所限,较难在短期内完成交易,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尤其对于中小盘股票,如果调仓过快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大幅提升交易成本。

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比如说想大规模建仓时,可能没有足够多的卖单以理想的价格卖给你,只能被动提高买入价格;想批量卖出时,又因为没有足够的买家接招,不得不挂出更低的报价来促进成交,而且大单卖出可能会将分时图砸出一个大坑,反而可能会引发股价的加速下跌。这样一来,便可能损害投资收益率。

因此,规模越大的基金,调仓换股的耗时往往就越长,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灵活。华安证券对此进行了测算,对于同样一只换手率较高的中盘股(市值300亿),在顾及对市场流动性冲击的情况下,规模为1亿元的基金只需要0.1天就可以完成调仓,而规模500亿的基金需要耗费41.7天,时长相差了400多倍。

基金规模越大,持仓股票的市值越小、流动性越差,调仓的难度就越大。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规模较大的基金通常会较为青睐大盘股,并且换手率一般相对较低、择股思路倾向于中长期持有。

2、基金规模太小会怎么样?

那么如果基金的规模太小,又会引发什么问题呢?

首先,规模小的基金可能会因为固定费用占比较大,影响收益率。

无论规模大还是小,基金需要缴纳的部分费用是相对固定的,比如说审计费用(一般在10万元左右)和信息披露费用(一般在12万左右)等。对于规模较大的基金来说,因为分母足够大,这部分费用的占比只能算“九牛一毛”;但对规模小的基金而言,固定费用的扣除对收益率的拖累可能就比较明显了。

其次,规模小的基金更容易受到大额申赎的影响,可能导致业绩不稳定。

举个例子,某大户投资者分别持有股票型基金A和B各2000万,A基金规模100亿,B基金规模2亿,假设此时该投资者需要全部赎回。为了应对类似的流动性需求,基金一般会保留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政府债券,所以对A基金来说,持有的容易变现的资产至少有5亿元,赎回2000万的影响并不算大。但对于B基金而言,要应对如此大额的赎回(占基金规模的10%),只有被迫卖掉持仓的股票,这样一来便会对投资决策造成负面影响,不仅违背了投资的初衷,还会使得业绩表现不稳定。

此外,规模小的基金存在被清盘的风险。

按照法规要求,开放式基金触发清盘条件需要达到以下情形:连续60天,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基金持有人数量不足200人。因此,如果基金规模小,就更容易遭遇清盘。

但基金的清盘并不意味着“血本无归”,这和大家生活中遇到的情形不同。比如说某家小健身房倒闭,储值会员卡便可能“打水漂”,但基民账户上的资产都好好的保管在托管人那里,与基金管理人严格分开,清盘是把基金资产全部进行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只是相当于强制赎回。但是,如果在持有股票浮亏状态下发生清盘,就等于被迫将浮亏转化为了实亏,而且一旦进入清盘流程,不仅需要等待基金管理人将资产变现,还需要承担从基金资产中扣除的清算费用,对基民来说还是有一定成本的。好在正式清盘之前,基金会发出公告提示,选择及时赎回或者转换即可。

通常来看,2亿元是偏股型基金成立的底线,如果基民想减少被清盘的“麻烦”,可以尽量避免投资规模低于2亿元的迷你基金。不过,倒也无需对迷你基金避之不及,在去年这样热点轮动较快、风格偏中小盘成长的市场环境下,优秀的迷你基金反而更容易“逆袭”。

3、应该选择多大规模的基金?

华安证券认为,基金业绩与规模会呈现抛物线型的关系,基金规模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影响基金业绩。综合考量发现,对于公募主动管理权益基金而言,管理起来较为舒适的规模大约是30——40亿元。

规模固然会对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主动管理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这才是关键的变量。规模30亿的“平庸”基金经理,并不见得能比规模300亿的“优秀”基金经理为基民创造更多的回报,而且规模经常是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表现的证明,因此无需刻意回避规模较大的基金。

对于此类基金,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在基金规模增长过程中业绩的稳定性,来判断基金经理对规模的把控能力。

在基金规模小的时候,由于操作相对灵活,基金经理或许可以利用较好的择时能力获取超额收益。随着基金规模的大增,不仅是新流入资金建仓的压力在增加,投资的思路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翻阅基金定期报告,查看基金规模暴增的同时,基金业绩是否能够延续。基金经理策略的资金容量越高,超额收益越稳定的基金,更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