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中国楼市在“刚需”消失之后

2014-12-25 11:43:00

 

来源:互联网

中国楼市在“刚需”消失之后

【中经点评】在房地产价格快速飙涨的时代,楼市刚需被认为是助推房价上涨的重要理由之一。不过,在楼市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公众的消费观念、购房心理与愿景都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态度与理解已然成为中国楼市健康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据新京报报道,昨日,中国某科学院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根据该蓝皮书的调查显示,毕业一年后,约3成90后大学毕业生居住面积不足20平米,但他们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愿做房奴。报告显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这份调查报告共访问全国12所高校的4110名大学生,其中在校90后大学生2730人,已毕业或走入职场的90后大学生1380人。

7成毕业生1年后租房或住宿舍

该调查显示,工作一年后,只有2成左右的90后大学毕业生,仍寄居在父母或亲朋家中。

中国某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认为,这说明大部分90后大学毕业生需要自己解决住房问题。

实际上,只有不足5%的90后毕业生,在工作一年后,居住在自己或配偶的自有房子中。超7成的90后毕业生,居住在工作单位提供的宿舍,或由自己租住房屋。

约3成90后毕业生在毕业一年之后的居住面积,仍在20平米以下。

过半受访者宁可拿首付款做其他事

对90后毕业生而言,拥有自己住房仍是刚需,但只有1/3强的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为了买房,我愿意降低生活质量”,超55%的90后毕业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贷,我宁愿不买房”。

超过50%的90后毕业生意识到买房是当前资产保值的最佳手段。不过如果给他们一笔相当于住房首付的钱,有超一半的人会选择创业,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买房。

田丰认为,一方面他们认同传统国人将住房视为成家、结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们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选择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他们有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在读90后农村学生1/4有留守经历

调查发现,在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就读的90后农村大学生中,曾有留守儿童经历的人数均超1/4。而在以农村90后为主要生源的高职院校中,就读的90后农民大学生中,曾有留守儿童经历的更超过4成。

在没有留守儿童经历的90后农村大学生中,认为自己比周围同学成绩优异的占到约15%。而在拥有留守儿童经历的90后农村大学生中,这一比例则降至10%。

田丰认为,相关部门应关注有留守儿童经历的90后大学生。

相关新闻

3/4农民工不想落户打工地

该蓝皮书还收录了一份2014年农民工调查报告,该报告基于对广东、湖南等6省13个城市(区)的2017个在正式企业就业的农民工调查数据而得。

调查显示,非常想和比较想在打工所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占比为16.33%,而不太想和不想落户的则达到75.45%。也即3/4的农民工不想落户到打工所在城市。

“如果说农民工落户意愿不高的话,那么为落户采取过行动的人更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林平等人介绍,近97%的受访农民工没有为落户采取过行动,而在有过相关活动的人当中,最多也就是咨询一下,提出过申请者仅占1%。同时,有74.18%的受访农民工认为没有打工所在城市的户籍不会带来麻烦。

调查显示,不愿意放弃家乡土地的受访农民工超过70%,愿意放弃家乡土地的则不到20%。

刘林平等人建议建立住房(宅基地)银行,由外出打工、落户城市或其他原因导致住宅闲置的农民,将自己的房产和宅基地存入银行。当发生征地、拆迁等事件时,保有产权的农民以市场价格获得补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