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从“买买买”到“分期买” 双十一成消费金融机构战场

2016-11-10 16:45:00

 

来源:互联网

从“买买买”到“分期买” 双十一成消费金融机构战场

本报实习记者 戴闰秒 北京报道

当双十一来到第8个年头,消费金融成为重头戏。“提额、免息”这种字眼背后,目的只有一个:让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适应提前消费。当然,除了手握流量入口的电商平台,有牌照优势的银行以及各类小贷公司也看到了借贷消费的这股趋势,早已进入了消费金融的战场。

不过,在各方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布局与筹谋的时候,别忘了,年底将至,一批坏账名单又要公布了……

消费金融成为必争之地

“双十一活动已上线,专享提额,最高可借任性花钱不剁手”。这大概是笔者11月接到的第7条提供借款的短信了。

“攒钱消费”早已在国人心中成为“过去式”。而说起“分期消费”概念的培养,不得不说,各金融平台功不可没。

人们普遍认为,2015年是消费金融元年,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超9万亿元。艾瑞咨询预估,2014-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19%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9年将达到37.4万亿。

在消费金融发展初期,场景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何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都在做消费金融的原因,他们都手握庞大的流量入口。

于是,在这个商家营造的这个“买买买”的节日里,各电商平台自然不会错过推广自家消费金融产品的黄金时段。

比如,京东金融在消费金融的支持上提供三大支付神器:京东支付、白条和京东小金库。白条新用户可以享受首单12期分期免息,还可以临时提额;而阿里方面,蚂蚁金服的蚂蚁花呗为用户推出超过100亿的临时提额活动,60%的蚂蚁花呗用户可以获得最高5.5万元的临时提额;而苏宁则宣布则将准备100亿任性付额度,提出了三大口号:百亿授信、大幅提额、全场免息。

据消息透露,包括京东金融、阿里、百度、腾讯在内的众多机构都在筹备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不过,真正做到“手握牌照、心中不慌”的,是银行。

根据统计显示,在17张消费金融牌照中,除了捷信、海尔、苏宁、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外,其余14张牌照均为银行主导或参股设立。中国银行、北京银行、永隆银行(招商银行旗下)、兴业银行、成都银行、湖北银行、邮储银行、杭州银行、盛京银行、晋商银行、长安银行、哈尔滨银行等12家银行主导发起设立了12家消费金融公司,南京银行、重庆银行参股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而当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消费金融的牌照之争俨然打响。

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11月1日,中国信贷科技宣布拟以人民币8亿收购LEYU Limited 48%股权,其中掌众金融为LEYU Limited全资子公司。交易完成后,中国信贷科技将成为掌众金融第一大股东。而掌众金融正是定位为在线消费金融平台,其发展策略是开发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小额消费信贷市场,主要为年轻白领群体、蓝领用户及大学毕业生服务。

事实上,如今的消费金融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非持牌、新兴的消费金融机构;第二类是银行,主要集中在信用卡分期、个人消费贷款等业务;第三类就是持牌的金融机构,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尤其原来一些P2P公司,政策收紧后,都在做消费金融这块”。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