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海外投资如何谋“双赢”?风险管理倡议关注环境风险

2017-09-23 09:21:00

 

来源:互联网

海外投资如何谋“双赢”?风险管理倡议关注环境风险

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目的地。根据商务部数据,在整体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下降的背景下,1~8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2个国家新增投资同比增加4.3%。

在这些投资中,对外的工程合作占比较大。1~8月,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845.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6.5%,同比增长21%;完成营业额432.4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8.9%,同比增长1.2%。

此前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30年,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需要的资金约为26万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国家,大部分投资领域是基础设施、电电力、交通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领域同时也是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行业,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多、环境标准参差不齐,这也让中国企业感到困惑。

当前,来自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市场和经济系统的影响不断凸显;2016年环境因素更是首次被排在风险影响力的首位,2017年影响力最大的5大全球风险中,有3个是环境因素。

为了更好的防范和管理对外投资中的环境风险,近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中国投资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协会、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共同向参与对外投资的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起了《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

在许多专家看来,和目的国取得“双赢”才是最好的风险管理办法。

环境风险引起关注

“截至2014年,将近30个‘一带一路’国家中,总的未通电人口数量超过4.7亿,其中印度就有将近3个亿的人口没有电力使用。”华北电力大学袁家海是在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电力和高耗能行业绿色产能合作研讨会上公布这一数据的。

在他看来,电力发展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非常大,但目前这些国家人均用电水平电力与基础设施水平和中国、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消费和日后发展潜力空间。

目前,“一带一路”国家的装机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包括油电和煤气,但它也在快速向可再生能源装机转变。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30年,“一带一路”国家新增煤电装机差不多会有7亿千瓦,但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会达到20亿千瓦。袁家海分析,在这个过程当中,印度、东南亚和独联体国家对于煤电需求相对比较多,可再生能源需求呈现出区域分布更加广泛的局面,欧洲、印度、非洲、东南亚国家,需求潜力都非常大。

“近四年来我们对外投资主要在9个国家,一共有40个项目。对于东南亚主要投资领域是在煤电和水电,南亚国家主要是风电和煤电。工程承包方面共投资有295个项目,分布于40余个国家,在东南亚地区是以传统煤电水电为主 。”据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统计专职副秘书长祝慧萍介绍,近年来电力发电装机容量逐年下降,弃风弃光的状况加剧,中国电力企业也逐步在寻求到海外市场开拓。

依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国内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输出,境外油气、矿产等能源资源勘探和开发都是鼓励审慎开展对外投资的领域。

就在“走出去”成为行业机遇的同时,一些项目也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难题。

NGO组织绿色流域发起人于晓刚曾经去东南亚实地调研过一些能源项目。缅甸密松水电项目自2011年搁浅至今。该项目当时以“破坏自然环境”“可能出现溃坝”“企业社会责任不达标”等因素被指责,并且被认为是停建原因。于晓刚认为这是因为和当地社区沟通不够,并且当时企业界也基本没有社会环境风险管理的考量。

甚至,多边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项目也不能避免搁浅。“有一个天然气发电项目,用的是缅甸工业部的地,但这块地是工业部在军政府时期以很低的价格占用,现在当地提高了社会和环境意识与标准,因此要求补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