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时隔三年再提“扩大内需” 宏观政策积极向新经济倾斜

2018-04-28 09:35:00

 

来源:互联网

时隔三年再提“扩大内需” 宏观政策积极向新经济倾斜

谭志娟

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4月2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时隔三年重提扩大内需,引发市场对于下一步政策取向的关注。

会议公报指出,一季度主要指标总体稳定、协调性较好。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产业成长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态势良好,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有效提升,质量效益保持较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

在此次会议对于一季度中国经济整体情况评价正面的背景下,受访业界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近期政治局会议内容叠加,央行降准体现出长期货币政策存边际宽松预期。不过,虽然边际宽松但宽松有度,并且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主基调未变。

宏观政策或现微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安排 ,4月25日,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以及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降低1个百分点,共释放资金近1.3万亿元,相关银行同时归还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共9000亿元。两者相抵之后,此次降准净释放资金近4000亿元。

这一举动此前被市场解读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化。然而,此次会议公报中,特别提出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但同时特别提出“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自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曾提出“释放内需潜力”,2015年开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今,政治局会议三年来首次出现“扩大内需”的说法 。这期间,历次政治局会议文件均表述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

不改货币政策取向,同时又释放扩大内需的信号。对此新时代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记者分析称,“本次政治局会议中,政策口径发生了一些微调。从过去两年一直强调供给侧改革,这次会议时隔三年再次强调扩大内需,表明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增速存在下行压力时,政策向需求端有所调整。”在他看来,此次会议不像之前一样强调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但从近期降准以及此次提出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都能反映出货币政策较去年边际宽松,防止金融监管和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过快引发新的金融风险。

在此次降准之前,适逢4月税期高峰来袭,由于没有像以往那样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调节,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都出现超过10%的成交,最高成交到18%;交易所市场隔夜回购利率GC001也一度增长到18%。

2018年初以来,央行为了满足春节提现、缴税等需求,通过定向降准、CRA、MLF、OMO等方式维持流动性稳定,各期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下降,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也开始恢复。在潘向东看来,整体流动性边际宽松。调整OMO利率的作用之一是防止市场产生货币宽松的预期,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

与以往的公报相比,“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这个定调不变,紧跟着的表述从“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变成了“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阐释这个变化时表示,之前强调要管住闸门,偏紧;这次要扩大内需,偏松。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适度微调是大概率事件。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也指出,货币政策虽难言转向,但基调已有微调。在积极财政政策、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之后,并没有“货币闸门”的惯常表述,而代之以“注重引导预期”,即要有相机抉择上的前瞻性;同时强调货币政策要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结合,与去年底相比,微调特征明显。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看来,这反映了政府“稳中求进”的一贯政策立场,在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财税、产业等政策向新经济倾斜

相比货币政策的谨慎表示,财政政策已经显著成为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措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