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建行:产业链式“造血” 逾800贫困县信贷投放4000亿

2021-08-07 10:58:23

 

来源:互联网

建行:产业链式“造血” 逾800贫困县信贷投放4000亿

在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中,国有商业银行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建设银行在2016年对金融扶贫进行了整体规划,成立了董事长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22个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推进全行金融扶贫工作;同时明确移动金融覆盖、电商扶贫先行、信贷扶贫创新、普惠金融延伸等商业可持续模式推动精准扶贫,形成了总行、省分行、二级分行、县级行的四级扶贫工作格局。

“傍上”供应链

据了解,将金融服务的触角伸及农村贫困地区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而建行通过供应链的方式在扶贫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江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地处山区、交通不方便的特困县多达25个。其中: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1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个。全省贫困村有3400个,贫困人口276万。然而,建行在该省内现有的376个网点中,仅三分之一的网点在县城,每个县城平均只有1.57个网点,还有2个县未设机构。

针对建行克服县域网点少、县城以下无网点的困难,将供应链和扶贫相结合,依托包括“双胞胎”“大北农”“新希望”“煌上煌”、赣南果业等在内的全省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创新推出了包括“益农卡”和“益农贷”等“益农”系列产品,并以此为切入点,向龙头企业上下游经销商、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直接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农村、覆盖到农户。

龙头企业的下游客户资源丰富,且拥有较强的对下控制力和完整的数据库,能够有效辅助银行开展客户选择、客户调查、客户分析,进而服务整条产业链客户。同时,“双胞胎”等核心企业,长期服务于农村种植养殖户和经销商,熟悉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转情况,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借助这些核心数据,银行快速识别出农村的优质客户,建立了目标“客户池”,向入池客户积极提供“益农卡”“小微企业益农贷”等创新产品,满足客户融资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建行江西分行已为“双胞胎”“大北农”“新希望”等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和农户发放“益农”信用卡1.5万张,授信总额超过15亿元,办理账单分期2.6亿元,累计发放“益农贷”小微企业贷款2.4亿元,累计发放“益农”个人支农贷1.25亿元。通过“益农”系列产品,直接带动1.5万户农户每年户均创收3万元,间接带动大约11万户农户脱贫致富。

建行方面称,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对基于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之间的商业关系提供金融服务,依托产业链中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信用,向其上下游经销商、农户提供信贷支持,有效带动了农村养殖农户和经销商实现脱贫致富。这种金融合作模式,既实现了银企及上下游客户多赢,又践行了精准扶贫,还成为建行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该合作模式已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正在向当地乃至全国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复制推广。

信贷投放4000亿

在2016年对金融扶贫进行了整体规划,建行成立了董事长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22个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推进全行金融扶贫工作;加大贫困地区分行存贷款业务定价政策倾斜和中间业务收费减免力度。在坚持既有费用政策基础上,2016年再安排1000万元扶贫专项业务管理费;安排2000万元固定资产专项采购费用,用于贫困地区分行设立自助银行、“助农支付服务点”以及“善融商务”工作中相关设备购置;安排3750万元在国家扶贫重点地区开展专项捐赠活动。

在信贷政策和产品上,建行的扶贫创新也不少。以创新小微企业贷款和贫困农户贷款为例,创新特色业务小微企业“助农贷”产品,“五业富民贷”以信贷利率为扶贫杠杆,即小微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人数为基点,确定浮动利率,引领贫困户融入新环境,全力探索“扶志、扶智、打造脱贫致富能力”的金融扶贫新渠道。以个人支农贷款为平台,重点支持农户扶贫小额信贷投向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在陕西,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吉林延边,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启动黄牛养殖个人扶贫贷款项目,确定向273个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提供673万元个人信贷支持,解决其劳动就业;在新疆,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多户联保+村委一把手担保”“多户联保+合作社+涉农企业担保”“多户联保+政府背景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业务模式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服务。

截至2016年12月底,建设银行在国家级832个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为4052.47亿元,新增314.14亿元,同比增速8.04%,当年累计发放贷款1673.77亿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