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年内十余家银行考评“降级” 信用及流动性风险待出清

2021-08-07 13:05:40

 

来源:互联网

年内十余家银行考评“降级” 信用及流动性风险待出清

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7月末,多家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结果出炉。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3日,今年以来共有11家银行主体信用等级被下调,3家银行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一是,银行资产质量下滑,资本充足率下降,盈利能力弱化,经营压力加大;二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速放缓、信用环境不佳、新冠疫情冲击等,业务开展受到制约;三是,银行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有待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述被下调评级或展望为负面的银行,都或多或少面临信用、流动性等多种风险。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不排除还有中小银行评级下调,但从整个行业面看,被下调评级的银行为极少数,且随着经营的改善,评级会有上调的机会,整体看,我国银行业风险可控,未来还将持续加大防控风险的力度。

逾十家银行评级下调或展望调负

作为市场公认衡量企业的手段之一,信用评级结果受到业内的关注。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3日,有11家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被调低,分别为:延边农商行、盛京银行、山西长子农商行、山西榆次农商行、山西平遥农商行、吉林环城农商行、葫芦岛银行、河南新郑农商行、阜新银行、大连农商行、安徽阜南农商行。

此外,年内还有3家银行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为负面,包括四川天府银行、贵州花溪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已将广州农商行的信用评级由负面调为稳定。

某评级公司分析师告诉记者:“因为企业有存续债项,我们每年都会对银行机构主体及相关债项做跟踪评级,根据银行各方面的指标客观地得出评级观点,评级是公开的,任何机构和个人都能看到。”

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记者:“信用评级就是市场服务中介通过其掌握的信息,对受评级对象潜在信用违约风险进行量化和揭示。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评级在为资产风险定价、辅助市场投融资决策、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信用评级在公共部门更好发挥监管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公允信用评级也将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

记者梳理发现,盈利能力弱化、资产质量下行、资本充足下降等是银行评级或展望变化的主要原因。周茂华表示:“少数被下调评级的银行面临一些普遍问题,例如盈利状况下降,资产质量不佳等,背后受区域经济下行、行业复苏不平衡、行业竞争加剧、监管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但少数银行也存在自身问题相对突出,经营水平有待提升,银行资产结构不够合理,风险处置压力较大,融资渠道相对较窄等问题;从近期被下调部分银行看,存在客户集中度高等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