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小鹏汽车的资本游戏:300亿融资仍在路上

2021-08-08 03:28:45

 

来源:互联网

小鹏汽车的资本游戏:300亿融资仍在路上

近日,小鹏汽车在上海车展发布首款智能电动轿跑小鹏P7,并表示这款车将由自家的工厂进行生产。值得注意的是,4月24日海马汽车因为三年来未盈利,股票名称更名为“ST海马”,面临退市风险。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小鹏汽车的第一款量产车由海马汽车负责生产,新势力选择代工模式的重要原因在于获取资质和降低成本,因为汽车制造是十分复杂的事情。”

实际上,2018年何小鹏和蔚来汽车立下赌局后,蔚来成功在年底实现了万辆交付,而小鹏汽车自己的规模交付却一再延迟,一直拖到今年7月份。

与第一款量产车型小鹏G3由海马汽车工厂代工不同,此次小鹏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押注”在自家的肇庆工厂,并给出了明确的生产时间表,即2019年第三季度就能投入生产。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位于肇庆的小鹏汽车智能生产基地,发现2018年还在填土阶段的一期项目工厂已建起了主体框架,二期项目是一片荒地,现场情况显示其刚开始建设不久。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肇庆工厂的建设是小鹏汽车外包给第三方建筑公司,此前出现过建筑公司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建设进度受到影响。”

工厂在建仍未获得生产资质

从PPT造车到真正实现落地生产,能否成功量产交付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分水岭”,小鹏汽车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在量产交付上也遇到过不少问题。据此前规划,小鹏汽车于2017年5月宣布在广东省肇庆市投资建厂,一、二期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年产能10万辆。

去年8月份,记者曾实地走访小鹏汽车肇庆智能生产工厂,当时发现工厂建设近两年,仍处于填土铺地阶段,远望仍是一片荒地。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工厂,发现曾经的荒地已经建起了工厂的主体框架,而二期项目显示刚刚开始建设。在场的保安态度较为谨慎,当记者拿出手机靠近工厂时,对方警告说不能拍照。

记者从小鹏汽车工厂工地的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是去年11月、12月来到小鹏工厂,比起他们刚来的时候,小鹏汽车工厂的建设进度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主体工厂旁边大约300米的地方,写有“肇庆小鹏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项目”的招牌,里面有两栋活动板房,据了解这里为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的办公地点,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鹏汽车工厂官方声明是今年9月30日正式完工投产,至于能不能按时投产,可能还要看进度。”

上述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小鹏汽车将工厂建设外包给十几家建筑方以及第三方公司,有的公司曾经被曝出拖欠工人工资,他认为这个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另外,据他所知,最近一家建筑公司传言要退出建设。不过,当记者追问具体是哪家建筑公司要退出,该工作人员并没有说出公司名称。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分析,“造车很多工艺复杂,在具体制造时,各种流程需要细化,这可能花费车企巨大的时间成本。另外,部分车企在资质申请上也出现延迟,有时候产品都出来了,相关资质还没有下来。”

早在2017年7月,小鹏汽车1.0就获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给造车新势力的首张产品公告。在2018年9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31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在海马汽车一栏产品中出现了小鹏牌电动轿车,这意味着小鹏汽车的量产产品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产品资质。然而至今,小鹏汽车依然没有获得生产资质。

纵观已获得“双资质”的新能源车企,多数有传统车企背景,相对而言造车新势力在获得生产资质的过程较为艰难。

去年12月,造车新势力车和家下属子公司作价6.5亿元收购力帆集团持有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此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更早之前,威马汽车收购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100%股份,大连黄海拥有除轿车以外,其他汽车产品生产资质。

由于国家发改委加强了对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要求,通过收购传统汽车企业解决资质问题这条“捷径”也已被收紧。去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新规明确提出了“纯电动汽车产品上两个年度累计境内外市场销售并登记注册的数量大于3万辆纯电动乘用车或3000辆纯电动商用车,或上两个年度纯电动汽车产品累计销售额大于30亿元”的要求。

以目前情况来看,在没有取得生产资质之前,小鹏汽车不得不依靠海马汽车代工。即使在2019年9月30日肇庆汽车工厂顺利完工,小鹏汽车若未能满足两年内销量大于3万辆或者销售额大于30亿元,也难以获得生产资质进而实现量产汽车。

本报记者就肇庆工厂建设进度、生产资质等问题致函采访小鹏汽车品牌部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