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逆回购 央行“组合拳”引导利率下行提振市场
双降+逆回购 央行“组合拳”引导利率下行提振市场
【中国新闻网注】继上周末的降息及定向降准后,央行于昨日再次启动逆回购,并且在增加交易量的同时下调了中标利率。这套组合拳的背后,是央行引导利率下行,提振市场信心的“良苦用心”。文章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6月30日,在央行定向降准+降息两天后,逆回购再次启动,并且在增加交易量的同时下调了中标利率。
当天,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5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交易量和中标利率较6月25日同期限操作分别增加150亿元和下调20BP。央行7天期35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7%。而再早一次的逆回购操作是在4月16日,7天期100亿元交易量,利率3.35%。
多名市场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央行逆回购说明央行维持资金面充裕的决心很大,且与“双降”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政策,意在引导利率下行,提振市场信心。
稳定流动性预期
当前经济压力下行加大,央行及时的政策组合拳被市场频频点赞。
“央行此举意在保持流动性相对合理,让市场感受到,保持一个良性的预期,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针对本次逆回购,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央行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金融状况和变动,针对市场的状况来调整政策,虽然央行前期降息和定向降准可以释放流动性,但是市场还有临时性的流动性需求,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释放出相应的流动性,就释放出一个信号:央行希望保持流动性相对合理。
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利率亦非常重要。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执行总经理石磊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这次重回逆回购,显示央行维持资金面充裕的决心很大,“不断调低利率水平,稳定市场预期,这个利率非常提振市场,对债券市场有很大影响”。
此次操作亦体现了央行呵护经济、提振市场的用心。“目前财政政策积极,但出口、房地产开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收缩压力不减,经济难言企稳,加上股市去杠杆,此举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向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最近央行通过“双降”、逆回购的方式,保持市场低利率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在年中时点上保证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更主要的还是和银行6月底的资金需要有关,因为存款偏离度考核,加上近期资本市场波动比较大,银行可能在存款变动方面还存在一定资金压力。他表示,尽管前期已有过定向降准,但上半年流动性压力还比较大,特别是股市波动较大,加剧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所以通过逆回购也有助于市场的稳定。
宗良认为,央行的逆回购是针对目前市场状况的,若市场状况一直维持现状,则意味着市场开始需要流动性,那么央行可能会采取另外一个方式,就是降准。“央行将会通过另外一些总量政策去做一些适度的调整,各种政策搭配起来达到一个总量的效果,具体操作还是要看市场。”宗良说。
货币政策并未转向
在6月25日重启逆回购前,央行已连续19次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八周无投放、无回笼。石磊称,此次逆回购亦是央行告知市场,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另有市场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预测称,逆回购或短期内常态化,并与外汇占款变化有关。
“目前中国市场上流动性的短缺,与货币政策和外汇占款有关系。”中国银行宏观经济与政策主管周景彤对记者称,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出台包括降息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一是与货币政策变化有关系,二是与外汇占款的变化有关系。如果说此前外汇占款增加得很少甚至是负增长,最近一段时间,外汇占款还是有所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