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泛亚400亿兑付之殇

2021-08-07 08:19:36

 

来源:互联网

泛亚400亿兑付之殇

400亿元巨款莫名“失踪”,钱都去哪儿了?

7月20日上午,打着“还老百姓血汗钱”等标语,300多位泛亚投资者聚集在云南省政府的大门前。

“泛亚一直在以各种理由推脱,昆明市金融办、云南省金融办根本不解释,我们只能去省政府请愿了。”一位现场的投资者如此表示。

骗局

泛亚对外公布的22万名投资者并不准确,应该说是22万个投资账户。每个账户后面又有多少投资者?

高女士来自新疆,她的账户300多万元投资款中,除了她自己的钱外,还有其他5位朋友的投资,因为朋友们不懂操作且怕麻烦就把钱都投到她的账户里,让她代管。照此概算,全国相关的投资者或接近百万。

很多人都是被13%以上年化收益率的高收益所吸引,在不知道投资品种和风险的情况下就把钱甚至是所有的钱都投了进来。

张女士来自宁波,2013年他去当地一家农业银行存钱时,银行理财经理向她推荐了泛亚的日金宝产品,当时她只知道该款产品高收益、固定收益,且可以日结,随时取钱,并不知道自己投的钱是做什么的。她就把钱都存了进去,每月还会短信通知她的收益已经到账。“少的时候也有13%,多的时候达到17.5%”,张女士告诉记者,这可比普通银行理财产品5%左右的收益率高多了。所以她把家里所有的钱包括利息都放了进去,前后数年间不少亲戚朋友的钱先后进去,总金额达400多万元。

一切似乎十分顺利,吴女士憧憬退休后的幸福生活,直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她的钱需要转到深圳的一家公司,并来昆明签订一个18个月封闭期的协议,她才知道投资的钱已经出问题了。

记者手里拿到这份协议,准确地说是申请表。在这张申请表里,张女士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投资是资金受托业务,资金受托品种是铟和铋。而且他们必须把在泛亚的该项业务转到深圳一家泛融网的公司平台进行仓单质押投资业务,且资金封闭期是18个月,这意味着,18个月内所有本金利息都不能动。

“明明是固定收益、可以日结的日金宝,怎么突然变成仓单质押业务,且强行锁仓18个月?明明是他们强行提出并逼我们签的协议,怎么就成了我们主动提出申请,且附加一堆限制条件?”张女士提出了她的质疑。

据了解,22万投资账户,分布在全国,其中以山西、浙江、新疆等地最为集中。开设的途径不一,主要有:一是通过银行理财经理推荐,认为这是理财产品;二是通过泛亚在全国的300多家分销机构,大致了解该款产品属于资金受托业务,但对风险了解不足;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朋友推荐等,自主选择,多认为该款产品是固定高收益产品。

记者拿到的泛亚入市协议风险告知书显示,在2014年前与众多投资者签订的协议中,仅对电子盘交易的涨跌停板提示风险,而未对“受托模式”及其他方面提示任何风险;且该协议中明确表示,“变更与补充协议生效之前,乙方(投资人)有权与甲方(泛亚)协商”。

现在的问题是,当吸收资金达到400多亿元后,交易所单方面突然更改协议和操作系统,使得投资者不能按交易所此前的承诺收回资金,面临巨大风险和损失。

400多亿元泛亚到底用到哪去了?“按泛亚解释,泛亚融资借贷给了各供应生产商,可融资方到期未归还泛亚,泛亚应及时处理抵押物,不足部分按法律还可追诉,为何泛亚迟迟未追诉,这里面是否有猫腻?”一位投资者提出质疑。

库存

投资者在泛亚听到最多的解释是:“你们做的是稀有金属的资金受托业务,现在稀有金属行业行情不好,价格已经从你们受托买入的500~700多万元/吨变成了现在185万元/吨,要取现也可以,但只能给你已经贬值的存货”。

但现实是没有一个投资者去提取现货,“谁会这么傻,就比如本来投了500~700多元,现在却给你185元的货”。投资者老李表示,铟、铋等稀有金属不仅要占据大量仓储空间,而且还有毒,将来还可能卖不出去。

“泛亚的包括铟在内的稀有金属价格一直比市场价格虚高35%~50%左右,例如过去数年泛亚拿铟的按市价是300万元/吨左右,但报给投资者500万~700万元/吨,这中间的巨额差价是否都给泛亚拿了,”老李又说,交易所就是知道没有人会去提货,所以拿这些来搪塞投资者,谁知道这些货物是否真实存在?

即使按泛亚的说法,所有资金变成了稀有金属货物,且这些货物都真实存在,以最主要产品铟3600多吨库存加上目前的市场价格可以概算出其总价值65亿多元。再加上其他一些稀有金属库存,这些货物目前的总价值在100多亿元。也就是说,投资者的400多亿元经过泛亚多年的投资变成了100多亿元的货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