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谁在导演康强电子重组大戏

2021-08-07 08:20:17

 

来源:互联网

谁在导演康强电子重组大戏

【中国经营网注】康强电子的重组进程可谓扑朔迷离,最大单一持股方的失势、各路举牌资金的围剿、知名私募泽熙的强突……究竟是谁在导演这场重组大戏?文章来自上海证券报:

永乐影视的借壳大戏悬念迭起,六大资本阵营割据角力,使得康强电子的重组进程扑朔迷离。

在康强电子28日召开的董事会上,公司前实际控制人、董事熊续强对重组报告书等一系列重组议案投下了弃权票,声称无法对重组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声明和承诺。其理由令市场一片哗然:估值过高、方案不合理、多次约见永乐影视的法定代表人但至今无法如愿。

尽管这一幕无碍重组方案在董事会过关,但身为最大持股方阵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掌控24.15%股份的熊续强以这样一种姿态昭示,该方案通过股东大会绝非一片坦途。

更大的疑问在于,最大单一持股方的失势、各路举牌资金的围剿、知名私募泽熙的强突,使得这六大资本方敌我难分:究竟谁才是康强电子重组大戏的主导者?

失势的大股东

7月29日,康强电子发布公告,公司2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重组的一系列相关决议,同时发布了重组报告书(草案)及摘要等相关文件。这本是重组过程中的规定动作,但康强电子的公告却披露出了大“亮点”。

公司同日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提示性公告表示,公司董事熊续强、监事邹朝晖对相关议案均投了弃权票,同时表示无法对重组报告书(草案)及摘要以及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声明和承诺。其理由为:本方案对永乐影视估值过高,重组方案不合理,本人从今年2月份起多次通过董事长、董事关联人和董秘约见永乐影视之法定代表人,但至今无法如愿,故无法对本董事声明内容作出承诺。

“弃权董事所说的理由我们只是照其原意公告,只是他单方面的理由,不便予以置评。”昨日,公司相关人士对上证报记者如此表示。

尽管参会表决的六名董事中,一票弃权无碍方案通过,然而,熊续强的身份不容小觑——其通过下属的普利赛思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合计持有公司24.15%股份,为康强电子最大的持股方,并曾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如此举足轻重的股东,对重组的抵触态度如此鲜明,究竟有何隐情?

一个无法忽视的背景是,尽管坐拥24%以上的股份,熊续强却无法掌控上市公司,而其一年前入主康强电子时,则是名正言顺的“实际控制人”。

去年3月,康强电子第一大股东普利赛思的股东郑康定等46人,将所持全部普利赛思股权以协议方式转让给宁波银亿控股,由此,持有康强电子19.72%股份的普利赛思成为银亿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银亿集团董事长、总裁熊续强。转让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熊续强,原掌门人郑康定及其一致行动人还持有11.28%股份。

根据当时的约定,银亿控股取得公司控股权后,维持公司主业不变,并承诺在经营上给予康强电子大力扶持,巩固公司在半导体封装材料细分行业的领先地位。郑康定同时承诺,不以任何形式增持公司股份;如协议转让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间接所持公司股票时,同等条件下银亿控股具有优先购买权。同时,自股权过户至银亿控股后六个月内,银亿控股可以提议改选康强电子董事会、监事会。

“从当时的情况看,郑康定和熊续强肯定达成了某些具体的约定,但实际情况可能并未达成,导致公司选择了卖壳,管理层也出现了分歧。”市场人士分析。

多重资本逐鹿重组

疑问接踵而来:既然熊续强持有24.15%的股份,缘何在董事会中孤立无援?既然第一大股东丧失了话语权,谁才是重组大戏的导演?

不得不提的是,熊续强从实际控制人到如今的“光杆司令”,一切皆因来势汹汹的后来者,这使得公司股东构成复杂,也令本次重组格局变得异常复杂。

回到2014年5月,康强电子完成实际控制人变更,银亿时代开启。同年9月24日,眼看时任第四届董事会、监事会任期届满,因恰逢公司易主由此换届稍有延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