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降成本”改革三年 基本实现预定目标

2019-11-23 08:23:00

 

来源:互联网

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降成本”改革三年 基本实现预定目标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降成本”改革三年,以政府推动为主要举措的实践,使2019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平均水平下降超1个百分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降成本报告认为,2016年以来的降成本政策,基本实现了“48号文”提出的“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的预定目标。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日前在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说,我国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后,企业薄利多销时代结束,未来必须尽快全面启动降成本创新改革,通过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覆盖高成本,并实现各要素成本的下降。

营商环境改善

从制度性交易成本来看,随着政府简政放权的持续推进,企业对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的感受明显增强。

2019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营商环境改善情况的总体评价有所上升,认为2018年营商环境有改善的企业占比达69.03%,比上一年度调查结果高出近16个百分点。

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年度营商环境报告——《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报告对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便利度进行了评估。其中,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度名列全球第31位,相较于上一年度的第46位提升了15位,这也是中国营商环境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40位。

作为营商环境报告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纳税”是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提升的领域之一。通过实施“减税降费”和推进“放管服”改革,中国“纳税”指标排名继续稳步提升,其中,总税收和缴费率相较上一年度降幅超过5个百分点,2018年“减税降费”举措的积极影响初步显现。

纳税环境的优化,降低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刘尚希介绍,受金融去杠杆、金融严监管和经济下行的影响,2017年和2018年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趋势不明显,但是随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降低融资成本政策的持续发力,2019年开始实体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份末,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比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课题组发现降融资成本中,中小企业股权和债权融资难度依然较大,非货币化隐性成本较高,这成为降成本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封北麟告诉记者,以调研样本山西省为例,2018年下半年以来,山西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较难得到债券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债券市场对中小微企业而言融资门槛过高。

记者梳理调研报告时发现,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广东省。广东省东莞市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发行债券的资质,难以在银行间市场获批发行债券。“从融资渠道上看,尽管市场工具很多,但是民营企业更愿意通过银行贷款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封北麟说。

对此,课题组建议,在企业融资渠道拓展方面,政策应该鼓励企业发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同时支持企业参与创新创业,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10月23日,国务院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