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中企出海驶入效率时段 基建、能源增速放缓

2019-08-24 07:22:00

 

来源:互联网

中企出海驶入效率时段 基建、能源增速放缓

杜丽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增速快速提高。不过经过两年增长,至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速开始放缓,其中基建、能源类、制造类的投资放缓明显。

多位涉足海外投资业务的企业财务人士表示,随着中资企业海外投资思路逐渐清晰,企业的投资目标已经从要数量转向对资金使用效率的关注,特别是项目投资回报率成为其选择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财务回报重效率

“中国企业最早走出去的项目主要是基础建设和能源矿产这两类。”一位在海外从事基建投资业务的财务相关人士介绍说。

他介绍,目前他们在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都有在建的工程项目,其中业务主要涉及铁路、港口,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集团其实已经开始布局海外投资,2016年以后这些地方的投资增多。“投资规模比原来增加了50%左右,主要还是受政策影响,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支持给企业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他看来,这几年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政府都对“走出去”的企业比较重视,作为企业来说,政策红利是走出去的最大利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2018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累计平均增长11%。与之前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增长率开始下降。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环境恶化,我们的项目很多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基本都以国家信誉做担保,因为基础设施项目的周期比较长,所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后,集团在这些地方的投资就会更加谨慎。”上述财务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该财务人士表示,目前集团层面新做的投资计划,都会考虑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一般情况下集团选择海外投资,会综合考虑其国家信用评级、债务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指出,当前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基建投资多数在波动性比中国更高、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市场,其投资的财务回报往往不足以反映这些风险,即市场风险被低估,中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将具有不可控的风险。

此外,大多数投资最初是由政策性银行提供美元计价的低成本贷款,由于基建项目以当地货币产生收入为计价,在全球汇率波动大背景下,外汇风险也成为走出去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8月22日,负责“一带一路”国家海外投资业务税务咨询工作的梁红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中国有些是采取债务豁免的方式。“这意味着以前靠大规模贷款的海外投资方式已经不可持续,企业需要自己在海外市场找项目。

“在全球都缺钱的背景下,中国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更关注,企业需要自己造血,当然企业找项目会比较难,因此短期看受的影响也比较大。”梁红星说。

投资结构多样化

“虽然海外投资遇到了一些风险,未来投资增速也会适当降低,但是否会回归国内,目前公司并没有这样的时间表和预期规划。”上述财务相关人士表示。

普华永道预测,基于中美贸易摩擦在内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影响,中国投资者在今年上半年几乎没有进行大型跨境交易。同时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市场持续放缓。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海外并购交易服务主管合伙人路谷春分析称,2019年上半年共有32家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投资规模约50亿美元左右,有260家民营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截至上半年,国企、民企和财务投资这三类海外投资总规模约600亿美元。

从数据来看,2019年上半年交易披露金额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下降了48%。

另一位在高科技企业负责财务业务的人士也透露,今年其海外市场的投资增速的确在放缓。“其实原因包括很多,除了集团企业的战略布局外,海外市场环境也是这些项目能否继续发展的一个考量,比如,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当地政府保护主义以及企业合规要求等内容。”

目前其海外市场业务主要在巴西、新加坡等地。“今年这部分海外市场投资大概减少了10%的份额。”穆迪报告也指出,受海外市场监管要求,一些企业的投资也遇到难题。

梁红星也表示,从目前和这些海外投资企业接触看,尽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中资企业投资海外业务事实上也帮助中资企业实现资产和收入结构的多样化发展,提高了集团利润增长的稳定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