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股率不足0.1% 银行可转债“补血”受阻
转股率不足0.1% 银行可转债“补血”受阻
10月16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可转债预案已获银保监会审批通过,将发行不超过60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7家银行公布可转债发行计划,总规模达2460亿元,其中张家港银行可转债计划已获证监会审批通过,发行规模将不超过25亿元。
与此同时,近来待转股企业多次下调转股价格,但是股价进入下行通道导致转股率仍极低,常熟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等银行转股率甚至不足0.1%。分析指出,随着资本压力的持续增大,长期来看银行通过可转债及优先股等渠道补充核心资本的需求增强,不过目前可转债市场处境尴尬,由于整体市场对银行股估值较低,市场转股意愿并不强。
多渠道补充核心资本
10月16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交通银行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中国银保监会同意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计入核心一级资本。
某机构银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对于上市银行而言,定增获批难度比较大,可转债是补充股本比较常用的方式,所以很多银行都希望通过债转股补充资本。
据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交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6%、11.69%和10.63%,较去年底分别下降0.14、0.17和0.16个百分点。
实际上,通过可转债渠道补充核心资本的不仅有交通银行。海通证券数据指出,目前已上市银行转债有常熟、宁行、吴银、江银、光大和无锡六只,总规模达到450亿元,占存量转债规模的近20%。
此外,另有7家银行可转债正在路上。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包括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民生银行和张家港银行7家银行公布可转债发行计划,总规模达2460亿元。
平安银行于3月26日发布公告称,该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事宜已获银监会批复,将发行不超过260亿元可转债,在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计入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另外,张家港银行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25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也于7月23日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受监管去杠杆及宏观经济因素影响,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短缺的压力,特别是汇率波动导致人民币流动性加剧,结汇、退税等各种外汇需求上升,使得原来压力不大的银行也出现资本金压力。“优先股和可转债是银行补充资本的两大工具,随着资本压力的上升,明年会有更多银行加入进来。”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左俊义认为,未来银行发行可转债并促成转股的动力依旧很强,主要是银行在表外资产转表内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本。
转股率不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