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争夺背后:20亿补窟窿后的爱建资产惊人

2021-08-07 13:34:48

 

来源:互联网

争夺背后:20亿补窟窿后的爱建资产惊人

在均瑶集团、华豚企业、广州基金的采访中,三方都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传承爱建精神、完善企业治理”是其拟改组爱建董事会、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的实际目的。

他们的目的真的都这么单纯?

和万科之争不同,爱建集团是一家既冠着历史骄傲也负着历史包袱的老牌企业。其历史之久远,可与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的成立并提。

曾身负60亿资金黑洞

爱建集团前身为上海市工商爱国建设公司,由中国民族工商业者刘靖基为首的“老一辈”工商界人士,以“爱国建设”为宗旨创建于1979年。在1992年“改制”浪潮下,公司以4500万元设立了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并成为改制后的爱建集团(当时名称为“爱建股份”,以下统称爱建集团)第一大股东,1993年爱建集团上市。

爱建集团创始意义特殊,可谓衔玉而生,其在刘靖基担任董事长的时期更是打下了信托(首批非银机构)、证券、实业(地产为主)的“江山”,风光无限。

然而,同样是因为其原生架构,公司长期呈现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并不实际操盘公司运作,相关金融资产如信托、证券子公司“一把手”主要由地方政府委派。在刘靖基去世后,经过数年发展,公司逐渐显露出其上下监管治理系统混乱、内控失调的问题。

2004年,“刘顺新案”事发。彼时担任爱建证券董事长、爱建集团董事的刘顺新与他人使用爱建信托的受托资金通过爱建证券炒作港股,造成巨额亏空。该事件前后牵连颇广,随即引出“爱建系挪用资金窝案”,爱建信托、爱建证券多位高管涉事。一时之间,爱建系身负60亿元亏空的资金黑洞,在通过各种方式补平下,仍有20余亿元待解。

在此次股权之争中,华豚企业和广州基金均提及其看好爱建信托这一稀缺牌照和金融资产。但彼时的爱建信托资产比起如今的香饽饽更像个“烫手山芋”。因上述20亿元左右的资金窟窿正是落在爱建信托身上。

其巨大的窟窿该如何重组恢复,成为了爱建系长达十年的“心病”。如此巨量的资金要求高质量的重组方,同时为了爱建这块“老牌子”更寄望于重组对手“根正苗红”。然而,接盘方一经发现其获得牌照、股权的同时,还需要对上述案件遗留下的亏空“兜底”,又纷纷撒手而去。

从其重组历史来看,最初拟定对象为著名爱国实业家查济民创立的香港查氏集团,2004年底,在上海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其子公司名力集团启动重组爱建集团的计划。2006年6月,查懋声进入爱建集团董事会,任董事长。但2007年方案悄然终结,查懋声也卸任离去。随后,2008年,李嘉诚旗下平台与首钢股份(香港)成立合资公司拟以参与爱建集团非公开发行的形式入股爱建信托,但半年后再次告吹。2009年2月,爱建集团拟引进正大集团旗下平台作为战略投资者,但依然未能成功。半年后,爱建集团又拟以12.21元/股,向上海国际集团非公开发行2.2亿股,购买其持有的上投房产和通达房产100%的股权,但由于碰上国家对地产的宏观调控,第四次重组再度夭折。

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改变了爱建系的命运。

其中,2009年的那次重组期间,历史遗留的巨额亏损问题重新进入司法程序,并在2011年确立了涉及到上述20亿元左右窟窿的填补方案,即以“挪用资金案”中的涉事方以其地产公司股权抵付爱建信托11.6亿元,并支付7.4亿元债务。对此,市场认为,通过这一方式终于填平财务黑洞。

在上述“填补方案”落地前后,爱建集团发布了一份定向增发方案:爱建集团宣布向上海国际集团、上海经怡实业、上海大新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汇银投资发行2.8亿股,合计募集26亿元,其中20亿元是对于爱建信托增资,3亿元是偿还贷款及利息,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而这一方案最终落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