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魅族败走机海战术 或回归小而美定位

2021-08-07 20:14:56

 

来源:互联网

魅族败走机海战术 或回归小而美定位

8月23日,魅族发布新机魅蓝note6,加上此前发布的魅蓝E2、魅蓝5S、魅蓝A5和魅族pro7,这已是魅族今年发布的第5款智能手机。

对比2016年,魅族一年发布14款新机,一个月开3场新机发布会的速度,魅族在2017年步伐放慢了许多。实际上,在2017年年初,魅族发布内部信称,2016年犯了战略错误,接下来将做调整。对于调整方向,魅族方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不便回复。

虽魅族方面并未点明具体的战略错误,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魅族2015年开始打造互联网品牌、采用“机海”战术有关。“魅族的错误应该是随大流,跟着乐视、酷派去学小米,实际上,他们最初小而美的定位就是正确的,也应该是魅族接下来即将回归的方向。”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说。

魅族兴衰

追溯魅族的发家史,其小而美的定位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2003年,黄章意识到国内MP3市场的机遇,基本上毫无根基的情况下全力投入该领域,从一文不名,到成为随身听的第一品牌,仅用了短短两年,此时的魅族从一开始就脚踏实地践行着对优质产品的追求。

2006年,MP3在国内风头正盛、魅族产品更是远销海外,在iPhone还未出世的时候,魅族便悄悄开始发力手机。

2009年后,魅族凭借M8、M9两款手机,奠定了智能手机市场立足的基础,并基本保持着一年一机的稳定频率,形成“小而美”的品牌格调。

2013年前后,小米主打互联网品牌,并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彼时,魅族便开始探索一条类似于小米的发展道路。2015年,魅族接受阿里投资,在营销上开始大手笔投入,并开始机海战。

但这一策略却并未给魅族带来足够的市场占有率。根据IDC数据,2017 年第一季度,华为、OPPO、vivo在中国市场表现抢眼,小米也实现了强力反弹,魅族未入榜单。在财务数据上,2015年魅族科技营收168亿元,净亏损为10亿元,负债总额近89亿元,净资产总额-16亿元。

“2014年时,国产手机已经成长为中国手机市场的中坚力量。魅族MX4和华为Ascend P7、OPPON1 mini、vivo Xshot等手机是当时的明星机型,也是国内手机市场的中坚力量,国产品牌崛起,综合市场占有率超过50%。” 海南省手机经销商王者天创的一位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真正的中高端产品并不多,魅族其实是有机会的,如果能一直按原来那条路走下去,是可以和华为掰手腕的。”

败于性价比

“要走性价比,走小米的路径,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用户群,有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可以配套。就目前而言,国内只有小米可以做得起来。”王艳辉说,“小米有上亿的用户,此外还有雷系公司在背后做支撑,乐视则有乐视网可提供视频增值服务。且这两家公司的用户数量均有1亿上下,相比之下,魅族在2015年和2016年的销量总计只有4000多万,而且起家于硬件业务的,在互联网服务方面,实力不如小米和乐视。”

王艳辉认为,当前,唯有高端机型才有盈利空间,若主打性价比,则必须要有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方可实现盈利。

除此之外,追求互联网化和性价比的同时,在线下布局上,魅族也开始落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