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女装艾格破产清算 集团退守内衣线最后一搏?

2021-08-08 06:02:06

 

来源:互联网

女装艾格破产清算 集团退守内衣线最后一搏?

本报记者 许礼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见证无数80后、90后青春的女装品牌艾格破产了。

近日,上海破产法庭公众号发布一则“双11”特辑,提及上海艾格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格”)将以“全场一折”的特价处置资产,艾格破产的信息公示于众。《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上海艾格管理人特卖店发现,目前,该店铺内仅剩一件商品在售,价格为57元。

随着艾格破产信息的刷屏,11月15日,艾格集团(以下简称“Etam”)在其公众号回应,微博热搜提及的店铺是Etam已出售的女装成衣线,不在艾格集团经营范畴之内,同时表示Etam目前已经回归内衣业务。“成衣线离开,内衣线回归。”

作为入华较早的一批老牌服装企业,Etam巅峰时期店铺规模超3000家,但随着优衣库、Zara等品牌涌入中国,Etam便开始迎来关店潮,业绩方面也不断出现下滑。如今回归内衣线的Etam又进入另一个竞争红海。

服装行业专家马岗告诉记者,“尤其是近10年来,电商渠道快速崛起,新品牌不断涌入,老牌企业无法及时洞悉并适应市场变化,衰败成为必然。而内衣线可以说是Etam的最后一搏或是自我解救的一种途径,但想要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存在困难。”

破产清算 成衣业务梦碎

近日,上海破产法庭公布,上海艾格破产清算,将在淘宝以“全场一折”特价处置资产。

记者通过天眼查梳理发现,早在2018年,艾格一度因为没有向上海陆洲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支付449.73万元的款项而被对方申请强制执行,后发现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2019年被法院裁定进行破产清算。天眼查显示,从2019年7月起,艾格总共3次被申请破产。2020年3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上海艾格的破产文书。其中,关于艾格职工债权公示中,艾格公司尚欠职工债权金额323.17万元。

记者梳理艾格女装的发展轨迹发现,规模化扩张是艾格占领国内市场的重要举措。1994年艾格女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一年后在上海开设第一家专卖店。之后两年,艾格总计开设超过700家门店,年销售额近10亿元。财报显示,2012年,艾格在中国市场的零售点数量高达3460个。而纵观整个服装行业,这样的规模也寥寥无几。即使是炙手可热、缔造出日本首富的优衣库截至目前在华门店也仅700多家。

昔日的大规模扩张让艾格女装迅速占领市场,但也成为后续发展的负累。最为明显的就是艾格女装门店开始由扩张转向关店。截至2016年底,艾格门店锐减至2596家。但关店并未止损,财报显示,2015年和2016年两年间,艾格女装在中国的运营亏损分别达到了740万欧元、1940万欧元。2017年门店数量再次减少到2442家。同年7月,艾格集团宣告获大股东私有化收购并强制退市。随后,艾格集团旗下的成衣品牌WK、ES、E&JO宣布出售,仅保留内衣业务。

在谈及艾格女装最终走向衰败的缘由时,马岗表示,近10年来,电商渠道快速崛起,特别是服装领域,电商浸透度非常高,线上零售占比超过40%。而艾格主攻的线下,在电商冲击下,客流量相对减少,成本也相对增加,原本的规模化效益和优势不复存在。

此外,公司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采取加盟扩张。但急速加盟扩张却带来不少的经营问题,库存高企便是问题之一。记者在各大论坛看到,不少消费者回忆起艾格女装时都表示,平时艾格女装的价格偏贵,但是经常打折。

而从市场渠道层面,除了电商的冲击以外,艾格女装无法深度进行市场下沉。在不少消费者的记忆中,都认为艾格女装偏贵甚至遥不可及。“相较于国内市场,欧美等国际市场因为市场成熟,为一体化市场,没有市场层级之分。这也使得像艾格这样的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主要盘踞在一二线市场,很少下沉三四线市场。而最终只能被边缘化或直接退出。”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说。

而从产品上来讲,艾格女装作为国际品牌却并未体现出来自时尚之都巴黎的文化基因,还饱受快时尚品牌的冲击。

据了解,国内市场的艾格女装均来自于国内设计和生产,与欧洲市场的产品风格存在巨大差异。比如中国市场的衣服偏日韩风,而欧洲市场的则更显成熟。这也导致不少消费者误认为艾格是本土品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