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中国“举家流动“增加 1800万老人加入流动大军

2016-10-20 10:04:00

 

来源:互联网

中国“举家流动“增加 1800万老人加入流动大军

第一代农民工曾经经历的抛妻离子、亲人相隔式的人口流动模式正在悄悄改变。

国家卫生计生委19日公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显示,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开始凸显。全国2.47亿流动迁移人口中,越来越多的是举家流动。携带老人流动的家庭也明显增加,流动老年人口总量已经接近1800万人。

举家流动增加

《报告》称,“十二五”时期,举家外出农民工占全部农民工的比例持续快速提高。国家卫计委的动态监测数据显示,近九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是夫妻双方一起流动,与配偶、子女共同流动的约占60%,越来越多的流动家庭开始携带老人流动。

根据统计,2015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规模为2.61人,与2013年相比,流入人口家庭规模增加了0.11人。超过一半的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

《报告》预测,未来新生代和40岁以上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老人和流动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需求日趋复杂;人口流动整体趋于稳定化、家庭化。

“人口流动的特点首先是青壮年独立流出,接着是夫妻两人流出,然后赶紧把孩子接过来,最后就是整个家搬进来,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规律。中国人口迁移流动已经进入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说。

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到流动大军里。据统计,2015年流动老人的总量已经达到近1800万人,占流动人口的7.2%。流动老人的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约有八成低于70岁。

《报告》显示,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是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23%的老人是因务工经商而流动。

老年流动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2015年,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9.3岁,比2013年增加了1.4岁,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

公共服务亟需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学者段成荣分析,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程度提高,减少了流动人口家庭内部长期分离的现象,有利于减少留守儿童、弥补亲情缺失现象。这同时也给人口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就是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中国的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达到2880万人。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但很难在城市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报告》称,目前仍有2.94%的适龄流动儿童没有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低龄流动儿童入学晚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大龄流动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偏低而且存在教育延迟现象,特别是跨省流动的高中在校流动儿童还面临着异地高考问题。根据估算,我国每年有异地高考需求的流动青少年达18.7万人。

老年流动人口的增加也要求流入地在适老服务上有所加强。据段成荣介绍,过去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也主要集中于就业、社保、教育等方面,对老人的针对性服务不足。下一步各地有必要在老年流动人口的服务上加大关注和投入。

《报告》还分析了未来5到15年人口流动迁移态势及相关影响,认为人口流动迁移规模(包括落户城镇的人口)仍将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波动性增强;东南沿海仍是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例将不断增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