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资金端期限匹配难 银行投行业务压力初现

2018-09-01 09:24:00

 

来源:互联网

资金端期限匹配难 银行投行业务压力初现

张漫游

半年报发布季进入尾声,《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五大国有银行中,主要由投资银行业务带来的咨询和顾问收入规模大幅收缩。

“我们的一些分行,在今年上半年并没有新的投行项目,投行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去年或之前的项目。”某国有银行北京分行投行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深究投行业务背后的压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管新规是一大原因。

“从2017年11月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公布,到今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资管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依赖于理财表外资金的投行业务亦受到波及。”上述国有银行投行部人士认为,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五大国有银行占据了大部分投行业务市场,不过在强监管约束下,投资银行的资金端会受到多层嵌套、期限匹配、合格投资者等多重条件限制,且具体资管新规的细则还未完全落地,投行业务面临有项目也不能投的尴尬。、

顾问和咨询收入缩水

记者统计发现,在国有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方面,工行收入规模最高,上半年达到792.6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他国有银行中,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小幅增长,同比分别增加1.36%和2.8%;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均有所下降。

梳理手续及佣金收入的细分项目,记者注意到,咨询和顾问收入的减少,是各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压力的来源。

如中国农业银行2018年半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该行财务顾问和咨询费收入55.2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69亿元,下降1.2%,主要是由于融资顾问业务收入减少;再如中国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该行顾问和咨询费达27.66亿元,较2017年6月底的46.46亿元减少18.80亿元,且中行坦言,该行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新规等政策要求,使得咨询顾问、表外理财和代理保险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

“投行收入其实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当期银行投行业务的经营情况,即使报告期内并没有新的投行业务,银行也会从过去投的项目中获得咨询和顾问费用。”上述国有银行北京分行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不过,一般情况下银行不会将当期投行业务的投入情况具体公布,因此从咨询和顾问费用一项的收入的变动,大致可以推测投行业务的发展情况。

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其业绩报中,对投行业务收入情况给予了具体说明。

其中,工行称,截至2018年6月底,该行投资银行收入134.89亿元,同比降低了12.40亿元,同比降低8.4%,工行将原因归为债务及股权融资业务量下降导致;交行公布,截至2018年6月底,该行投资银行手续费收入为24.70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3.43亿元,降幅12.19%,主要是由于咨询顾问类业务减少。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部分股份制银行的业绩报中也公布了投行业务的收入情况。如中信银行称,截至2018年6月底,该行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业务收入45.79亿元,但2017年同期,该行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业务收入为47.37亿元;平安银行也表示,在报告期内,该行咨询顾问费收入为9.84亿元,2017年同期为17.52亿元,同比下降43.8%。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