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资源并购转型 小股东“跑路”应对
西部资源并购转型 小股东“跑路”应对
崔文官
一边说要收购亏损的热门产业公司,一边又称通过减持套现为公司提供支持。西部资源(600139.SH)的资本大戏遭到了投资者的“跑路”应对。
12月10日晚间,西部资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四川恒康未来六个月内将通过上海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股份比例可能达到或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若计划减持期间有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股份变动事项,则应做相应处理),目的是补充流动资金,为上市公司提供借款支持。截止到目前,四川恒康持有西部资源股份30890.51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46.67%,其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27672.95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41.81%。
西部资源所指的借款支持是12月4日,公司披露的拟以自筹资金12.66亿元收购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恒通客车”)等三家公司的股权,构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产业链。
此前西部资源曾公告称,“公司具有丰富的锂矿石储备,并具备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经验,收购上述资产是对公司现有资源的整合、对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将实现锂矿石开采、锂电池材料、锂电池组装、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和销售、客户融资一体化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鉴于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拟收购的相关资产已签署正式生效的协议,同时考虑到公司向新能源汽车板块完整产业链转型的战略目标能顺利实施,拟以自筹资金完成收购。”
不过公司的这一规划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公司股票除复盘当日有7个点上涨之外,此后5个交易日连续下跌。
定增收购遭否
收购预案显示,西部资源该次交易购买的资产包括开投集团持有的恒通客车59%股权;开投集团、交通担保和重客实业分别持有的重庆市交通设备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通租赁”)47.85%、8%和1.7%股权以及加尔投资持有的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通电动”)35%股权。
根据约定,此次交易中恒通客车59%股权的转让价格为3.26亿元,交通租赁57.55%股权的转让价格为8.7亿元,恒通电动35%股权的转让价格为7000万元。交易完成后,西部资源将持有恒通客车66%的股权、交通租赁57.55%的股权和恒通电动66%的股权。
西部资源称,此次交易是上市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实现外延式扩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交易完成后,恒通客车、恒通电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以及交通租赁的融资租赁业务将直接纳入到上市公司整体业务布局中,上市公司将构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产业链。
资料显示,恒通动力主要从事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及其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13年底,该公司已经累计交付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及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1061台/套,累计运行里程超过7500万公里。恒通动力同时开发以及掌握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集成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云智慧远程监控技术等核心技术;另外两家也涉及新能源汽车资产。
其中恒通电动主要产品为快速充电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公交客车及其动力系统,具有每年2000台新能源客车配套的能力。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4月18日,西部资源在一份增发方案中曾表示,计划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36.18亿元,资金将用于收购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80%股权并增资、收购恒通客车59%股权、重庆交通租赁57.55%股权及恒通动力35%股权和补充流动资金。
显然,上述收购标的与公司此次自筹资金收购的部分标的“雷同”。当时,西部资源曾表示,在增发实施完毕之后,公司将实现锂矿石开采、锂电池材料、锂电池组装、新能源汽车开发、制造和销售、客户融资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构建新能源板块的完整产业链。
不过这一定增预案的申请在9月29日未能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通过,直至11月19日,西部资源才公告称,由于定向增发申请未获审核通过,公司及相关各方正积极论证收购项目的解决方案,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继续停牌。显然,今日公司提及的以自筹资金收购算是对该增发被否的补救措施。
但是增发方案最终未能获得证监会的审核,不过当时公司公告称,“鉴于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拟收购的相关资产已签署正式生效的协议,同时考虑到公司向新能源汽车板块完整产业链转型的战略目标能顺利实施,拟以自筹资金完成收购。”
记者致电公司董秘办询问为何遭证监会否决公司仍然坚持收购等相关问题,公司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董秘正在出差,已将问题转达证代。”不过截止到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公司的回复。
12月4日,西部资源公告称,仍然坚持收购资产,不过改为自筹资金。自筹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控股股东四川恒康的借款、金融机构借贷资金或其他合法渠道及方式筹集的资金。
主业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