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民营银行正式开业
阿里系民营银行正式开业
随着浙江网商银行(以下简称“网商银行”)的正式开业,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齐齐揭开面纱。
6月25日,网商银行在杭州宣布正式开业。和其他银行不同的是,这是中国第一家将核心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的银行。“我们有三大核心能力,这将是网商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关键。”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说:“一是,大数据挖掘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走在最前面。二是,我们网商银行采用完全去IOE系统(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这在国际上和国内都完全没有。这套系统对于网商银行业务发展至关重要。网上交易量太大,一般系统会承受不了,而我们系统不存在这个问题。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在移动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创造了很好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目前态度比较谨慎,还未放行“远程开户”,网商银行的业务开展面临极大掣肘。毕竟做银行最核心的是账户体系,如果没有该体系,银行可施展的空间很小。俞胜法表示,网商银行不能做开户、存款业务,只能做“不需要依靠账户或可通过其他账户来实现”的简单业务。
7月起跑
网商银行由蚂蚁金服、复星、万向、宁波金润、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等6家股东发起设立,注册资本40亿元。2015年5月27日,网商银行获开业批复。
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是网商银行的三大目标客户群体。根据规划,网商银行将以互联网方式经营,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没有分行、没有柜台,纯粹线上运营。
俞胜法透露,网商银行将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大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能力,采取“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运营思路。所谓轻资产,是指不走依赖资本金、物理网点、人员扩张的发展模式,而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数据化运营。所谓交易型,是指不以做大资产规模,追求商业利润为目标,更快速地实现资金的循环流动。
平台化的思路,则是网商银行将风险管理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场景化的客户服务能力,开放共享给同业金融机构,进而更高效地实现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形成开放式、生态化的平台。
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不会单打独斗做平台化。目前,网商银行的管理团队已经全部到位。据浙江银监局批复文件显示,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任网商银行董事长、俞胜法任行长、赵卫星任副行长、唐家才任首席信息官、冯亮任产品总监、童正任合规总监、车宣呈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廖旭军任内审部门负责人。具体业务有望在7月开展。
“我们团队中除了我基本都是‘75后’。不包括我,平均年龄不到38岁。”俞胜法透露。
首家“云上银行”
有APP没网点、没有信贷员、核心系统跑在“云”上、放贷由机器和大数据决定而不是人——浙江网商银行,与其说是银行,不如说是一家有银行牌照的科技公司。
据浙江网商银行介绍,其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网商银行系统由蚂蚁金服专家团队自主研发,采用全分布式的金融架构,完全基于蚂蚁金服和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金融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平台、金融大数据平台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所谓分布式架构,通俗理解就是把许多开发应用分散到很多服务器上操作,从而提高服务器计算、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系统架构。
跑在“云”上的不仅仅是网商银行。金融云已经帮助数百家来自银行、保险、证券、征信、微金融等各个金融行业的系统升级到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上。目前“云”上已驻有芝麻信用、天弘基金、众安保险、蚂蚁小贷等不同金融业态的用户。
在传统银行的一些人士看来,网商银行系统的确具有很强竞争力。某国有银行相关人士之前就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并不担心网商银行的客群和业务定位会不会抢占传统银行的地盘。更关注的是基于阿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架构的网络银行核心系统,现在传统银行业已经意识到科技和信息技术驱动业务创新的急迫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