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阿里钉钉的逆袭逻辑:“富二代”比你更努力

2021-08-07 23:03:34

 

来源:互联网

阿里钉钉的逆袭逻辑:“富二代”比你更努力

编者按/钉钉是什么?相信一年之前,很多人会把它理解为一个动作:抡锤钉钉子。如今再问钉钉是什么?很多人都知道它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产品,是专门提升工作协同效率的手机客户端,是立足于企业级应用的社交软件。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什么原因让钉钉从默默无闻到闻名遐迩?今年全国两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此掀起的“双创”大潮无疑是钉钉成功的重要推手。

阿里巴巴的钉钉团队成为“双创”的有力践行者,钉钉这款产品不但是阿里内部的创新产品,而且也是创业企业忠实的服务者,很多初创企业均受益于钉钉提供的高效服务,提高了办公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既脱胎于“双创”,又服务于“双创”,钉钉团队做到这些的秘诀是什么?记者为此采访了钉钉创业团队、钉钉用户企业、专家学者及官员,对此进行揭秘和解读。

一年前,没有人知道,阿里内部几个产品人正在谋划着开发钉钉这样一个产品。

一年后,钉钉成为企业级应用的明星产品,收获了满满的鲜花和掌声,企业用户数突破百万级。

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时代,钉钉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完美逆袭。

在今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脱胎于阿里的钉钉看上去像个创业圈里的“富二代”,实际上钉钉的负责人陈航(花名“无招”)却说钉钉是屌丝团队,屌丝能够逆袭成功,秘诀只有一个:用户!

从零开始的内部创业

钉钉团队最初只有6个人,脱胎于来往团队。

众所周知,来往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老大强推、明星站台,曾经风光无限。然而,互联网产品讲的是时间窗口,来往的起步错过了时间窗口,可谓生不逢时。

不过,对于来往这个产品的打造,整个阿里并非全无收获。 因为从这个产品开始,整个集团ALL IN无线,阿里系从PC时代电商老大的优越感中觉醒,快速转换为怎么样快速移动化的忧患意识,无论是团队的打造还是社交产品经验的积累都是大有裨益。

然而,到了2014年底,来往依旧不温不火。未来究竟往哪个方向走?来往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坚持要继续在来往“扎堆”(来往最成功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而以陈航为首的几个人觉得应该另起炉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钉钉产品线负责人吴振昊(花名“么么茶”)表示,那时侯,大家直觉想做一款企业社交应用,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品牌缺失,人们一提及朋友社交软件会想到微信,但是企业社交好象没有第一品牌。第二个原因是阿里团队本就有2B的基因,更易理解和把握企业需求。

说干就干,陈航开始带着6个人的团队进行企业的痛点调研。阿里最多的企业资源是电商企业。于是,陈航团队找了一个中小型电商企业进行调研,这家企业的特点是集中办公,每个小二都有电脑。最初的调研并不顺利。

当被问及公司在内部沟通上遇到什么难题,他们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原因很简单,所有的员工都是在线工作状态,有什么问题线上直接沟通,整个办公室也就几十号人,有事站起来喊一嗓子也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这次访谈的是一个中层管理者,他并不会站在老板角度去思考企业内部沟通问题。

在初期企业访谈调研的过程中,陈航团队就决定独立于阿里之外开发钉钉这个产品,甚至连办公地点都从阿里园区搬到了淘宝最初起家的湖畔家园。

吴振昊告诉记者,一个产品最初给用户的认知非常重要。比如,最初他们曾经想过在来往上嫁接一个类似于“工作圈”的东西,但来往给人印象已经形成,再去做嫁接很难成气候。是否在旺旺基础上去做?旺旺的产品功能就是买家和卖家的沟通交流工具,第一印象也已经形成。

要实现完全的创新,就得去阿里化,就得从零开始。陈航和他的6个伙伴把自己的定位为创业团队,开始了一个全新产品的打造。

找准痛点快速迭代

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因为“痛点”应运而生。陈航的理想就是解决中小企业沟通中的痛点。然而,最初找到的电商企业访谈,结果不尽如人意。“痛点”似乎不是特别明显。

陈航又领着团队重新访谈,这一次找一家传统的线下企业——一家卖电脑的公司,大约有100多员工,在全国不同的城市有卖场。这一次,访谈对象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吴振昊回忆,这是一个典型的销售型企业的老板,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但是工作中移动互联网化非常弱。

这家企业的老板在管理上的痛点非常明显。首先,这家公司有异地办公室,经常要开电话会议,可是他们公司买的一套电话会议系统非常难用。其次,这个老板总是特别爱忘事,等到他想起来某件事再传达给下属,就会效率特别低,而临时想起来的事项要通知出去,怎么快速到达是个问题。第三,企业内部有微信群,他会经常在群里分派任务,任务分派之后,会有很多人在下面回复收到之类,由于人多,他也分不清哪些人回答了,哪些人没有回答,他的方法是回头一个个查看谁没有回复,效率很低。

基于这次访谈,这家公司成了钉钉的第一家共创企业。钉钉的产品雏形就此形成。吴振昊表示,最初钉钉产品就是聚焦于这个公司的痛点。先不考虑其他企业的普遍需求,先把这家公司痛点解决掉,以他为样本。当时,钉钉团队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不能服务好这一家企业,也不可能服务于更多的企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