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李嘉诚万亿资产腾挪释放哪些信号?

2021-08-08 02:19:38

 

来源:互联网

李嘉诚万亿资产腾挪释放哪些信号?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李嘉诚重组旗下“长和系”资产已经成为定局。重组后,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长和”)将持有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简称“长地”)将持有两家集团的房地产业务。

曾在和记黄埔内地房地产事业部任管理职务的人士分析认为称,房地产投资的天花板效应是李氏在“长和系”重组中以房地产作为切入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号:房地产投资或临“天花板”

在万亿资产的重组背后,透露出李氏两家老牌港资房企对房地产业务的调整逻辑,以及李嘉诚面对运营商机做出的大胆选择。

据华夏时报报道,近日,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董事会公布,将对资产进行合并、重组、再分拆,成为两家新的香港上市公司,分别为长和与长地。其中,长和将持有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长地将持有两家集团的房地产业务。

“这场重组只是‘长和系’资产分工、重塑投资板块的序幕,可以反映李氏对于传统投资和符合新趋势的新领域投资的布局,以及多方的均衡发展均有所考虑,可以判断接下来仍有动作。”香港某私募机构一名投资经理如此分析。

“长实与和黄在房地产业务方面从最初分工明确,到后期业务相互交叉,更联手进军内地,这是早期发展的必要。”曾在和记黄埔内地房地产事业部任管理职务的人士分析,随着集团在内地房地产的策略和业绩发生变化,相应调整也是必要的。

上述受访人士认为,房地产投资的天花板效应是李氏在“长和系”重组中以房地产作为切入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近日公开表示,“长和系”两年前知道国内有宏观调控,房地产可能受到影响,所以放慢买地。现在回头看,那时的决定比较正确,刚好避过了低潮。

与不少同时布局内地、香港两地房地产的港资房企相似,长江实业高管曾多次公开表示,未来将放缓在内地的拓展步伐,专心发展现有项目。

“从经营方面来看,此举更多是在不同商业时机的投资选择。”在和记黄埔旗下零售板块一位管理层人士看来,这几年不管是零售,还是地产、港口等领域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不少变化,是调整的合适时机。

事实上,由于旗下子公司众多,上市公司除长江实业、和黄外还有长江基建等,李嘉诚几年前就表示可能重组旗下子公司以及联营公司,并在分拆港口业务等方面频频进行资本运作。

据悉,“长和系”旗下涵盖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酒店、零售、基建、能源、电讯、财务及投资等其他业务,近年来,在房地产投资出现低迷的同时,李氏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也出现变化。

其中,零售业务对和记黄埔的收益贡献从2009年以来一直下降,“长和系”货架王国整体收益规模正在收缩,其零售业务下的明星品牌屈臣氏和百佳也屡屡传出抛售传言。今年,和黄转售屈臣氏24.95%权益予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套现440亿港元,用作派息。

除了践行减持高位资产的投资理念外,“长和系”的全球多元化布局也逐步扩张。其早于3年前便开始布局欧洲并购业务。有媒体统计称,李嘉诚近3年累计海外并购金额超过1400亿港元,约半数公司资产已经转移至欧洲,新增投资包括废物管理、货柜码头、废物能源转化等领域。

据网易财经报道,李嘉诚近年来频繁投资欧洲,主要投资领域为基建、电信、零售行业,其中英国是李嘉诚的“主战场”。根据和记黄埔2014年的中期报告,2014年前6个月其欧洲业务营业利润118.97亿港元,占该公司总利润的37%,其中仅英国就占比27%。而中国区业务的营业利润的占比仅为26%,金额为81.28亿港元。

除了投资地区低调外移外,李嘉诚的投资方向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大量抛售商业地产项目的同时,李嘉诚将投资目光聚焦在了创新科技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线广告和新媒体等。如2014年1月,其旗下的维港投资向美国比特币支付企业Bit pay注资约270万美元;6月,其参与投资了3D打印技术和生物组织工程结合的Modern Meadow公司;7月,向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初创公司Traity注资470万美元;12月,长江实业宣布入股中航工业国际,李嘉诚的下一个投资方向也瞄准了飞机租赁行业。

长和递上市文件初步重组费一亿

据网易财经报道,港交所资料显示,长实递交了与和黄重组而成立的长江和记实业之初步上市文件,成立长和及重组之初步预算开支约1亿元。同时,文件又展望今年各国经济情况,指中国将持续深化改革,为国家带来更好的希望;美国经济发展良好,欧洲则比较缓慢。另外,文件又展示对比香港与开曼群岛对发行股份、股息及分派、董事及股东周年大会等要求之不同,显示开曼群岛对多个项目要求相对较香港宽,令企业营运更具弹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